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大建筑师 > 第406章 南极科考站



“咦,他这歌唱得有点意思啊!唱法和眼下国内的歌手都不大一样,反倒是更像欧美那边的唱法。”于兵兵也算是半职业选手,这一听就感觉到了崔健唱法的特点。

随着一些日本、欧美影视作品的涌入,里面的主题曲和插曲也迅速成为时下流行的热点,好多人都在模仿学习,但是由于如今大部分歌手都是民乐出身,只会李谷一或蒋大为的唱法,所以唱起来总是差了几分味道。

而崔健的唱法明显有所不同,能非常准确地模仿原唱的风格,所以不光是林楼,就连那些外国宾客也被他所吸引,开始跟随音乐的节奏哼哼起来。

《草帽歌》唱完,崔健和他的伙伴们调子一变,又唱起了另外一首更加有名的外国歌曲(斯卡布罗集市),“are&nbp;&nbp;yu&nbp;&nbp;gg&nbp;&nbp;t&nbp;&nbp;arbrugh&nbp;&nbp;fair(您正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parey,age,reary&nbp;&nbp;and&nbp;&nbp;thye(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reeber&nbp;&nbp;e&nbp;&nbp;t&nbp;&nbp;ne&nbp;&nbp;h&nbp;&nbp;ive&nbp;&nbp;there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he&nbp;&nbp;ne&nbp;&nbp;a&nbp;&nbp;a&nbp;&nbp;true&nbp;&nbp;ve&nbp;&nbp;f&nbp;&nbp;e(她曾经是我的爱人)……”

这首歌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它曾被英国民歌之父麦考选进他编辑的一本介绍英国民歌的书中;后来英国民歌手马汀-卡西在原歌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再创造,把它变成了一首爱情歌曲。

而《斯卡布罗集市》能够火遍全球还要靠著名的二重唱组合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保罗-西蒙在英国从卡西那里学会了这首歌,他又再创造性地把自己写的一首反战歌曲《山坡上》作为副歌和这首歌混在一起。

1969年这首歌做为影片《毕业生》的插曲获奥斯卡最佳电影插曲奖,并借此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同时和《寂静之声》一起,成为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的代表作。

别看崔健日后以“摇滚教父”的身份而名扬后世,但是眼下,他则更喜欢爵士乐和民谣,这两种的自由与即兴让崔健相信不应让演奏方法成为艺术家的压力,并从外国旅游者和学生带进中国的磁带那里学会了这些歌曲。

两首歌演唱结束,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崔健和他的伙伴们连忙鞠躬道谢;林楼看到有外国宾客让侍者给他们送过去小费或者酒水,他也来了兴致。

咔嚓咔嚓,先是拍了几张颇有纪念意义的照片,等到若干年后,这些可都是回顾中国摇滚发展史的宝贵资料啊。

然后打了个响指,把侍者叫过来,从钱包里抽出几张钞票递给他,指了指台上,让侍者帮忙送过去。

崔健和他的伙伴们收到林楼的小费有些吃惊,因为他给的实在是有点太多了,于是赶紧过来道谢,林楼假装不知道询问他们的姓名。

“我叫崔健,在北京交响乐团吹小号,这几位都是我朋友,也是我单位的同事,长笛手杨乐,萨克斯手刘元,定音鼓手周亚平……”崔健介绍道。

崔健在北京交响乐团只是第三小号手,基本没啥演出的机会,其他几位差不多也是一样,平时挺闲的,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西方的流行音乐,并在一些外国人聚集的餐饮场所演出赚钱,在圈儿内也算是小有名气,所以今天才会被宋怀桂请来暖场。

等到明年的时候,崔健和刘元、杨乐还有其它几位同事将组成中国最早的摇滚乐队之一的七合板,从此走上摇滚之路。

而周亚平虽然没有加入他们的乐队,却也一直从事着音乐行业,日后成了赫赫有名的音乐制作人,早期帮崔建、刘欢、毛阿敏等制作过专辑,迟志强、尹相杰等能够大红大紫也离不开他的操作。

进入新世纪,他又赶上了网络时代的热潮,庞龙的《两只蝴蝶》和《你是我的玫瑰花》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从名气上来说他远不如崔健,但论起赚钱的能力却比崔健强多了。

聊了几句,杨乐和周亚军等人继续表演去了,崔健则接受林楼的邀请坐下来一起吃喝聊天,他对林楼和于兵兵的身份有点好奇,相较于马克西姆餐厅的其它宾客,这两位有点太年轻了吧?难道是谁家孩子?

“哦,我是清华建筑系的,之前帮皮尔-卡丹先生做过建筑设计!所以和宋女士也认识了,这回开业过来捧捧场。”林楼解释道。

这下崔健明白了,俩人转而聊起音乐来,林楼虽然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士,读大学的时候也听过不少音乐,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获取的知识,和崔健聊起来倒也痛快。

他们从猫王、迪伦、列侬一直聊到崔健的偶像滚石乐队,眼下获取信息可比互联网时代麻烦多了,崔健只能从外国留学生或者外交人员那里获取国外的磁带,相关知识远没有林楼这么系统,所以一下就听得入了迷。

“其实我感觉音乐和建筑一样,如果只是模仿外国的音乐,肯定是不行的!中国人的情感和审美观与外国人不同,咱们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的建筑,属于自己的音乐!你这一直演唱外国人写的歌也不是个事儿,就没有想过自己写歌?”林楼忽然说道。

“写歌?我的水平还是差了些吧?”在如今的崔健看来,音乐创作还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暂时心里还没底,而他的第一首歌《我和我的吉他》也还没开始创作。

“你既然喜欢民谣、摇滚,应该也能明白,所谓歌曲最重要的是抒发心声,迪伦、列侬和米克-贾格尔的歌为什么受欧美年轻人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的歌曲唱到了欧美年轻人的心里!但是欧美的年轻人和咱们国内的年轻人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咱们都是年轻人,你肯定知道时下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咱们都有困惑和迷茫,都有渴望和向往,只要能抓住这些情感,然后用音乐表达出来!这些歌曲肯定受欢迎!而且迪伦、列侬和贾格尔他们也不是科班出身啊!要说基础,你现在可比他们刚出道的时候强多了!”

崔健一下就听得入了神,的确,在音乐世界里,有些情感,比如爱情等等,是全世界都共通的,但有些则不一样!美国摇滚乐盛行的年代,大家共同的是反战、是爱与和平,但是这种情感在国内却无法得到共鸣,那么,如今的年轻人关心什么呢?

林楼这话即是给崔健说的,也是在勉励自己,这种看法放在建筑界也是一样的,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和建筑文化和欧美也不相同,所以为中国人设计的建筑也不能完全学习外国,建筑师同样也得有自己的东西。

“林先生虽然年轻,看得却比一般人远得多!那你说在服装设计领域,是不是也是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宋怀桂也过来了,听到了他俩的对话。

“那自然也是一样的!中国人的身材、肤色、发色和欧美人都不一样,适合欧美人的服饰不一定适合我们!”林楼看了看她身上的皮尔-卡丹高级定制礼服,夸了一句,“像您这样气场强大能够撑得起任何风格服饰的可不多见!”

“哈哈哈。”这话说得宋怀桂高兴极了,有那个女人不喜欢得到这样的夸奖呢?笑过之后她认真地讨论起了林楼刚才的话题,“不过你说得确实有道理,皮尔-卡丹先生送过来这么多服装,有些穿在欧美模特身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