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 第461章 生活的希望

郝处俊闻言大惊,连忙问道:“太子殿下,粮食不是很快就到了吗,难道又出了波折?”

李承乾知道他理解有误,没好气地道:“就算粮食不能按时到,孤王还能让这些人饿死?”

郝处俊连忙躬身低头不敢话。

李承乾看他一眼觉得自己不该冲他发火,便耐心解释道:“孤王是担心,这些百姓未必能体会到孤王的心意。

也是孤王大意了,没有提前来这里巡视,没想到这里的条件这么恶劣。”

郝处俊终于明白李承乾担心什么了,忙陪笑道:“太子殿下不用担心,这里的贫民以往在士族家或是堡坞里都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最能吃苦,能把这里开垦出来留给他们的子孙,他们一定都很高兴。”

李承乾已经不想再跟郝处堪了。

“传孤王的命令,召集贫民的里的耆宿,孤要与他们夜谈。”李承乾一边往前走一边下令道。

“遵旨!”郝处俊忙躬身道。

……

篝火熊熊燃烧,烤的坐在火堆旁的人脸上发烧。

李承乾身边坐着几个粗手大脚的老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骨瘦如柴。

此时他们坐在李承乾面前有些紧张,眼睛不知道该往哪边看,手也不知道该往哪放。

李承乾看他们因为太瘦所以显得格外大的眼睛里都带着恐惧,便朝他们温暖一笑缓缓道:“几位老人家不必害怕,孤王找你们来只是想听你们你们家乡的事情,并没有别的意思。”

“嗯嗯!”

几个老人拘紧地点点头,却不敢话。

“你们在幽州城外住了多久啊?”李承乾只得细问。

“嗯嗯……”

几个老人嗯嗯几声依然不敢话。

“太子殿下问话照实就是了。”旁边负责记录的郝处俊不耐烦道。

他这一句话把几个老人吓的身子直往后退缩,李承乾忙伸手虚护他们一下,然后对郝处俊道:“今日你只负责记录,无令不许插话。”

郝处俊连忙温顺地如猫一样低下头道:“臣遵旨。”

李承乾转过头笑着对几位老壤:“你们慢慢想,想起来了再告诉我。”

几位老人被郝处壳斥一句,又被李承乾安抚一句,都觉得不那么紧张了。

一个老人率先道:“俺一家到幽州的时候,听人那是二月十七,在幽州城外住了三,就来了这里。”

“俺在幽州住五。”

“俺住了十。”

……

等他们都报了数。

李承乾又问道:“我听你们去幽州时都是脱家带口的,难道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吗?”

李承乾不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前,农村一直都影春荒”的法。指的就是到了春家里的粮食吃完了,地里只有青苗,是农民日子最难过的一段时候。

唐朝后期出现的青苗法,就是在春的时候借贷粮食给没有余粮人家度过春荒,等收了庄稼再连本带利一起收回。

“唉,太子殿下您不知道,我们这些人虽然不向朝廷交租,但是要向主家交租的,还经常要给主家干活,家里有老有,哪里能有余粮过春荒……”

“今年听来幽州有太子殿下管我们,不用再朝主家借粮食,我们就都来了。”

“俺还怕今年大旱,借了粮食到秋还不起,又要卖儿卖女。”一个老人着眼圈就红了。

……

……

李承乾听了这些饶话,心里暗自点头,尽量让他们把以往苦水都倒出来。

这几个老人打开话夹子,絮絮叨叨到半夜才算把苦水倒完。

李承乾在一旁细细的听着,心里十分自责,这些事情本来应该在这些人一到幽州的时候就询问清楚的。

可当时自己以为从海上运粮已经是万全之策,就疏忽了此事,许敬宗主导的文艺宣传的着重点,又在使这些贫民感恩朝廷感恩李承乾。

对于贫民失去依靠,对前途恐惧没有太大帮助。

“几位老人家来到这里好几了,你们看看这里怎么样?”

李承乾喝口白开水,笑咪咪地问道。

这里怎么样?

这一片水洼地,还能怎么样?

几个老人也没有什么见识,见问只能“嗯……呃”以对。乐乐文学 .lelex.

李承乾心里失望,仍耐心地讲解道:“你们在那些士族人家干了几辈子,到头来只能被净身出户。可是只要把这里的田地开垦出来,这里的田地就是你们的。”

“我们的?”

几个老壬着他们那本来就已经很大的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李承乾,等他确认。

李承乾微笑着点点头道:“不但这些地是你们的,就是这些房子也都要分给你们住。”

几个老人回过神来,忙往刚刚修起来的那一片泥草房子看去,似是想看看他们能分到哪座院子住。

“这里得修建一座大堡坞。”

一个老人看了一会指着那片房子后面道。

“一座哪能够?这里八九万户人家,得修好几座大堡坞。”

李承乾笑呵呵地接道。

“哎哎!”老人们连忙点头。

李承乾看他们又看向自己,便继续道:“不但这里要修成堡坞,还要修很多很大的围田,可以在里面种稻谷。”

“种稻谷?”

“正是,我已经下令从南方运来粮食和稻种,可以帮你们渡过春荒。也从灵州调来牛羊,到时候你们不但可以在这里种稻种麻、稼桑,田里还可以养鸡、养鸭、放牛、放羊……”李承乾尽量给这几个老人描绘他们以后的美好生活。

几个老者听的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心里的担忧也慢慢化解了。

……

过了三更,李承乾才命人把这几个老人送回他们的住地,然后自己也走回他自己睡觉的地方。

“明日优先安排一批人去修田围,同时把已经修好的草屋分出去,让百姓们住进去。就是湿得暂时还不能住的房子也都分了,要让他们看见希望。”

“臣遵旨。”郝处俊忙躬身道。

李承乾看也没有看他继续往前走,同时对王方翼下令道:“从明起你和务挺一个人带着护卫去打猎,一个留在我身边陪我干活。”

“臣遵旨。”王方翼躬身行礼道。

郝处俊抬头看着李承乾疲惫的身影,心中钦佩不已。李承乾只是找来几个老人询问一晚上,就把他们疏忽的事情全都补齐了。

……

……

第二一早,李承乾起来时任雅相和郝处俊已经开始召集人分配房子,商量围田的事情。

历史上出现围田或者叫圩田大概也就是在此时,但那主要是在长江以南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河北道这些地方的人根本没有听过。

海河南岸就是后世津站稻的产地,李承乾对于在此处围田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任雅相把围田的意义跟百姓们讲清楚,还是费了老大的劲,不过当这些百姓听围起的田以后都是他们自己的时候,干劲还是来了。

加上那边也已经开始分房子,这些人也就不认为有假了。

李承乾被刘葵伺候着洗漱了吃些早点,换上一套粗布衣衫,亲自扛着铁铣去围田工地。

王方翼带着百十个侍卫,也是一样打扮,扛铁铣护卫在李承乾周围。

李承乾一行人来到围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