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男配的爸爸 > 正文 分卷阅读503



是弟弟干的,什么好吃的都是他吃的,偏偏,农夫妇女还觉得理所当然。

四个弟弟背地里可恨死郑福宝了,但是他们畏惧爹娘的淫威。

而郑福宝,性格的确是傲慢的。在乡下,被娇养长大的孩子,难免有些任性。不过,郑福宝很聪明,也因为聪明,农夫夫妻才送他去私塾,要知道穷人家一年才多少钱?赚的钱只够一个孩子去私塾。

这个年代,笔墨纸非常的贵,私塾父子的束脩也非常的贵。再加上还要给孩子准备新衣服,吃好的,农妇一家子一年的收入,全花在郑福宝身上了。

顾希接收身体的时候,才12岁。

此刻的顾希躺在床上,是私塾里的宿舍。村里没有私塾,私塾是在镇上,每七天休一天。顾希的脑子里还在回想剧情,距离龙凤胎妹妹的事情还早,而他的仇人有郡主、南继恩,要想除掉郡主和南继恩,必定会遭到成王府和镇北侯府的反对。所以这个仇有点复杂。但是在报仇前,必须要夺回自己的身份。

没有身份,他就不好报仇。

夺回身份需要证人。证人一,南继恩的心腹。证人二,郡主的心腹。当年郡主向公主下毒的时候,身边有心腹陪着。证人三,证明郡主生过孩子的相干人等。

又或者他等着,等龙凤胎妹妹知道这件事之后再行动?

可不管是什么计划,首先,他需要钱,需要人脉,需要权势,需要地位。

这个书是不能读了,顾希不知道交了的束脩能不能退回,一想到郑家的情况,顾希有些心疼那银子。一年二两银子的束脩,郑家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想到这里,顾希不得不感慨郑母,亲儿子每天压着去地里干活,养子好吃好用供着。真是伟大的母爱啊。

不过,要办理退学的话,还得让郑母或者郑父来,他才12岁,夫子必然是不会同意的。想到这里,顾希觉得自己首先要回家一趟。

这会儿是大清早的,他起来之后就离开了私塾。碰到了几个同窗,问他去哪里。顾希说出去买点吃的。

镇上的私塾学子不多,都是不同村子里送过来的,也有镇上的。但是村子里的人都不舍得供孩子上私塾,因为那要一年的收入。

顾希身上有铜板,他每个月有300个铜板的生活费,是郑母给的。学子们来私塾上学,口粮是需要自己带的,但是菜却是要在私塾的食堂买的。郑母给的300个铜板就是让原主买菜的,偶尔还能买串糖葫芦。

顾希离开私塾之后,先在小摊子上用3个铜板吃了一碗馄饨。然后又去买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放进空间里,交给444和元素宝宝。

比起报仇,现在最重要的是为小狐狸找一具合适的肉身。可将死的狐狸肉身去哪里找?只能去山上。

而空间里,444带着五元素宝宝和小狐狸马上种植了。

第3章 回到郑家了

村子里到镇上走路有些远,但是有马车。有专门做拉客生意的马车,从很多村子里跑一圈,上午来镇上,中午的时候回去。

当然,也有上午来镇上,下去回去的。

这会儿是大清早,顾希要回村子里还得等中午。一个早上没事可做,顾希也没地方瞎逛。这辈子的身份很敏感,在他没有报仇之前,生意不能做,自己不能出名。不然仇家找上门,他出身未捷身先死,任务就失败了。

不过,顾希也不想在乡下呆着,免得牵连养父养母一家子。但是,按照原剧情的轨迹,只要他没有做出多高调的事情,暂时他还是安全的。

顾希先去了一趟书馆,镇上的书馆是夫子家开的,平时私塾的学子们要买笔墨和纸都是来的这里。原主是私塾里比较出名的神童,按照原来的轨迹,明年要考童生了,但是顾希接手了身体,当然不会再走科举的路,所以这童生,他也就不会考了。

不过,用私塾学子的身份,在书馆里接一些抄书的活儿却是可以的。顾希接了10本书,又在世界商城买了2斤肉、一些糕点。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去了镇门口,那里已经有马车等着了,顾希按照原主的记忆问了中午回村的马车,然后付了两文钱上了驴车。

驴车不是大桥村的,所以到了村门口顾希就下车了。

村门口有三三两两的人看到了顾希,大伙儿又闲聊了起来。顾希是郑家养子这件事,村里的人都知道。毕竟郑父郑母结婚多年没有生出孩子,去外面求医两个月,回来抱着一孩子,这谁都知道,肯定不是亲的。

不过,那是人家的事情。

然而村里也有看不惯郑家的,让养子去念书,亲子在家里种地,这家风真是邪门了。

顾希拎着两斤肉进了村里,他连小背篓都忘记背了。平时放假回家,他都是背着小背篓的。

“福宝,你今儿怎么回来了?”有些个看到了,打了招呼。再看顾希穿着细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心里又想,这郑家大媳妇也是个拎不清的,这么好的料子都给了养子,亲子身上都是粗衣粗布,这心真是偏的没门了。

顾希道:“我想爹娘了,想着他们在地里干活辛苦,买了两斤肉回来。”说着,还晃了晃手中的肉。

那妇人看的有些嘴馋,但嘴巴上却不放过顾希:“啊哟,你爹娘和你四个弟弟辛辛苦苦干活,就是为了省点儿钱给你上学,你咋这么不听话,一买就是两斤肉呢?这还不是他们省下来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也要可怜可怜你那四个弟弟。”

这话如果让郑母听到了,肯定又是一顿骂。

以前郑母生不出儿子,被村子里的人嘲笑。后来捡了原主,隔年生了两个儿子,再隔年又生了两个儿子,她这腰杆子挺的直直的,谁说她家的闲话,她就怼人,别看儿子才十来岁,站在她身后一排有四个,可不能小看。

郑母以前自卑的像鹌鹑蛋,现在泼辣的像鹅蛋,有四个儿子傍身,底气就是足。

“婶子操心了,我这两斤肉不是用爹娘给的钱买的,是我抄书赚的钱买的。”顾希道,“婶子家里没有读书人,当然不知道读书人在书馆里抄书可以赚钱。我知道我爹娘和弟弟辛苦,闲来就抄书,为家里赚点钱,减轻弟弟们的压力。”说着,他还晃了晃2斤肉,“婶子,我不跟你唠叨了,我要回家了。”

“你……你……”妇人气死了。

顾希顺着原主的记忆找到郑家。

说到郑家,还得从郑爷爷这一代说起。郑爷爷有两个兄弟,他是兄长,下面有个弟弟。他娶了郑奶奶,结果郑奶奶生了5个女儿,才有郑父和郑二叔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中,郑奶奶是偏爱长子的。她生了五个女儿,都心灰意冷了,第六个突然是儿子,简直是她人生中的阳光,最灿烂的一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