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神国之上 > 第一百九十五章:白裳望渊 黑裙负剑

邵小黎得到了老大的认可,笑靥如花,说不出的喜悦。

宁长久好奇道:“你这么高兴做什么呀?”

邵小黎说道:“这样以后我们就没有师徒名分了呀。”

宁长久问道:“师徒名分有什么不好的么?”

邵小黎言之凿凿道:“当然不好呀,书上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与徒弟之间可是有伦理纲常的,做起很多事情都不方便的,也只有一些没有德行,不要脸的人才会对自己的师父啊徒弟啊起念头,断界城就有许多这样的,假借师徒的名分,实际上却一点学技艺的心思都没有,只是为了套个近乎,然后伺机下手,这样子是不对的,小黎和他们就不一样,我每日勤勤恳恳修炼,就是为了早日出师,换取一个自由之身,老大呀……要是你之前对这方面有什么顾忌的话,现在就不用有心理负担了。”

邵小黎低着头,侃侃而谈着,越说到后面,声音便也越来越小,脸颊红扑扑的。

只是她不明白,自己一个女孩子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老大一点回应都没有呀。

终于,她鼓起勇气抬起了些头,却发现宁长久冷着脸,五官僵硬,神情似乎不太友善……

“老大,怎么了呀?”邵小黎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

宁长久平静了看着她,强行挤出了个微笑,道:“没有,你说得很对。”

终于把邵小黎按回床上睡觉之后,宁长久一个人来到了屋外,想着少女方才的一番话,不由地想起了陆嫁嫁,无奈地笑了起来。

自己原来这般禽兽不如么……

断界城的夜空没有月亮,那袭白衣玉立的窈窕雪影恍惚间在眼前晃了晃,于是他的眼中便有了月亮。

也不知道你们怎么样了……

他静静的想着,修罗神录的所有内容随之涌入血脉,如奔腾不息的马,开始一轮轮周天的循环。

也不知这匹马能不能踏风直上云霄,载着他与那月色相逢。

……

……

陆嫁嫁也不知道自己深渊外枯坐了多少日了。

这片深渊像是一个凹陷的平面,永不停歇地跌追着,无论她跳下去多少次,都会被无可抵抗的力量送回原点。

深渊外的茅草屋子在历经风吹雨打后有些破损,草屋门口的木人上刻录着时间,一天一画,如今已是一百五十余道刻痕了。

转眼之间已是五个多月。

莲田镇的荷花早已凋谢,深渊之中也再没有动静传来,死寂得令人绝望。

她依旧白衣如雪,墨发如瀑,仙气出尘,只是秀美的脸颊显得有些清瘦,因为先天剑体的缘故,她的肌肤却不受风雨岁月的影响,依旧莹润如玉,宛若谕剑天宗冷冽的雪。

日与夜在剑裳上交替着影子。

陆嫁嫁剑体初成破入紫庭之后,境界的攀升超过了谕剑天宗历史上任何的天才,只是她再也没有笑过,偶尔也只是对着深渊将那心魔劫中的曲子哼成曲调。

岁月如流,平生何己……

也不知道渊下之人能否听到,然后被自己唤醒。

而谕剑天宗的长辈与晚辈也偶尔会送来一些换洗的干净衣裳,宁小龄在修炼之余也会陪着师父一起来看着深渊,只是她境界太低,无法在南荒待太久,每次陪伴陆嫁嫁半个时辰便要离开。

宁小龄依旧住在内峰里,每日随着其他弟子们练剑,回到房中之后便与韩小素讨论一些有关于鬼魂的来龙去脉和法术。

有时她也会去书阁看书,书阁中那位老人早已死去,如今看守书阁的是雅竹师叔,她看书的时候,乐柔有时也会捧着本书坐到她的身边,与她轻轻闲聊,宁小龄偶尔会笑笑,更多的时候则是心不在焉的发呆。

如今峰中与她关系最好的,便是乐柔了,乐柔希望自己可以帮她早些走出阴影,只是宁小龄虽然看似平静,但偶尔一些小动作却依旧会暴露出她的想法,譬如她们走在一起时,宁小龄会忽然扯她的袖子。

这是她过去与师兄经常做的动作。

这样的日子于某一日出现了一些波澜。

那是初秋的一个午后,荆阳夏驭剑来到深渊边,给陆嫁嫁送去了一封信。

“这是什么?”陆嫁嫁很少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荆阳夏解释道:“三百多年前,祖师曾与一位中州大宗的高人交好,险些结拜了兄弟,这几百年,两宗相隔山海,极少有书信交流,但此次九婴现世还是惊动了不少人,那大宗的宗主听闻了谕剑天宗发生的事情,念及祖师情谊,给宗门送来了不少丹药和兵器,还承诺了三个弟子的名额,可以让弟子去往他们那修行,待到道法大成之后再回来光耀宗门。“

荆阳夏叹息道:“你也知道,如今我们宗门哪怕修修补补数个月,依旧气运凋敝,灵力稀薄,如今实非修道之良土了。我们宗中也有不少弟子,无论放到天下何处,都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也不好太耽误了他们。”

陆嫁嫁安静地听着,带荆阳夏说完之后才轻轻开口:“是古灵宗么?”

古灵宗是中州赫赫有名的宗门,他们拥有一套独特的秘法,可以将先天灵修至极致,那宗门所落之处,据说还是当初冥君陨落之地

,更有传说,那山门之内,还豢养着数头强大的吞灵者。

荆阳夏点了点头。

陆嫁嫁平静道:“一切都由荆峰主定夺便是。”

荆阳夏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道:“我们商讨了三个名额,其中一个原本我们是不愿选的,但我们讨论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来问问你的意思。”

“是谁?”陆嫁嫁问道。

荆阳夏说道:“宁小龄。”

陆嫁嫁视线微垂,没有说话。

秋风瑟瑟,白裳翻飞,她抿了抿干涩的唇,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说道:“我与她说吧。”

荆阳夏点头离去。

陆嫁嫁转身,面对着光,微微闭了些眼,她的背影在明亮的光里勾勒着,明明那么地美,却更落寞了几分。

她看着深渊,轻声问道:“你师妹也要走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呢?”

……

……

赵国王城。

赵襄儿立在王殿的金阶上,她穿着一袭描金的黑色龙袍,秀项笔挺,背骨秀美,玉带收束着腰肢,盈盈一握,垂落的青丝也覆至了翘挺之处,随着她的呼吸微微晃着,她的头上带着繁复的黄金凤凰饰品,奢美而尊贵,而她绝美的脸颊上却不带情绪,好似神子莅临人间。

大殿的顶很高,藻井华美,斗拱劲健,珠帘高高垂下,障扇交错身后,一站站宫灯呈于两侧,如水中的浮舟。

文武百官正跪在殿前,一一陈述着如今赵国发生的大小事宜,其中有民生,有灾情,更多的则是边境上与瑨国的战争。

“今日西北旱灾,好不容易熬过了盛夏,雨却也迟迟不降,田间作物枯死了大半,今年恐怕要颗粒无收了……”

“南方却是洪涝,东南处的沙水已经决堤,淹了不少的村子,那里的官员已经请命皇城出手援助了。”

“这是这个月的军费用度和战报……”

“……”

赵襄儿平静地听着,时不时开口,语言平缓而清澈,全然不似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哪怕偶有异议,她争论之时也未以势压人,言语温和,俨然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

而赵襄儿的这番转变赵国的人也常有议论。

谕剑天宗所发生的事,在相隔了将近半年之后,也算不得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