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魔法言情 > 空白罪状 > 第22节



然而李律师也是个颇有经验的律师,主张宣传册只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并且还找到了一个角度刁钻的点,而这一点在庭前返给靳舟的答辩状中并未提及。

“原告称,宣传册上写着这款车有城市/山地/沙地三种地形模式,而她的车只有城市和山地模式。我必须指出,在原告车辆的仪表盘上,很明显只有城市和山地模式的标识,原告在买车时就应当发现,再不济,在提车时也应当发现,而原告并没有发现,那只能是她自己的疏忽。”

好家伙,打了个靳舟措手不及。

这显然是李律师的策略,故意把仪表盘的图片隐藏在一堆杂乱的证据当中,让靳舟摸不透他们的思路。

“我第一次买车怎么可能发现呢?”一旁的罗雪晴忍不住接话道。

这样的借口自然不能说服法官,但反驳的思路的确是这个思路。

靳舟立马拿出手机,在网上找了一张图片,隐去关键信息之后,他把手机递给被告席上的三人看:“那我想问一下被告,这个标识是什么意思?”

图片上是一个座椅的图案,座椅上方还有三个向上的箭头。

对面的三人皱着眉头看了看,没有立马回答,靳舟又把手机递给了法官和法官助理。

“这是这辆车上的标识吗?”法官问。

“不是,但跟本案有关。”靳舟道。

“那你们三个人认识吗?”法官又看着被告席上的三人问。

“这个应该是调节座椅高度的吧。”被告代表说了一句,李律师应是觉得不会这么简单,又补充道,“或者是给座椅加热。”

“都不是。”靳舟收起手机,开始侃侃而谈,“这个标识表示给座椅充气,调节座椅和靠背的柔软度。我们的被告律师应该是经常开车的人,更别说这位被告代表,更是在汽车公司上班,这样两个人都会有不认识的标识,那么我的当事人罗女士,才拿驾照不到一年,在停车场停车都能撞到柱子的人,她根本不具备认识仪表盘标识的能力。”

靳舟身为修车店的店长,对各个品牌的汽车功能都非常了解,所以才能这么快地想到一个极为小众的汽车功能。

李律师紧绷起嘴唇,面色凝重地看着手里的材料不知该如何接话。

他身旁的何运升清了清嗓子,主动接下话茬道:“买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项大的开销,应当小心谨慎,不应当以‘不小心、不知道’为由,就撇清所有责任。原告既然花十二万元购买这辆车,那对于认识不清的地方,她应当主动询问,毕竟店员并没有解说的义务。”

“应当询问?”靳舟不禁觉得好笑,“你所谓‘应当’的依据是什么?你把法条指出来给我看看。”

何运升面露尴尬,不再接话。

到了这一阶段,胜负已见分晓。

李律师和被告代表耳语了几句,接着向法官示意,想要法庭主持调解。

罗雪晴应是看出自己胜算大,不等靳舟说话,便主动表示:“我们不同意调解。”

“等等。”靳舟拦下罗雪晴,“先听听他们的条件。”

罗雪晴面露不解:“为什么?”

法官和被告在法庭里聊着和解条件,靳舟带着罗雪晴来到了庭外等候。

“他们现在提的和解金不会只有两千。”靳舟对罗雪晴解释道。

“可是,”罗雪晴还是不太理解,“我也不在乎那几千块钱。”

“先等等吧。”靳舟道。

没过多久,法官从法庭里走了出来,对靳舟二人道:“他们还算有诚意,打算退十二万的车款,你们是什么意思?”

“十、十二万?!”罗雪晴大惊。

靳舟倒是没什么反应,毕竟现在对方是稳输的情况,并且他故意在开庭后没多久便透露罗雪晴是名记者,其实是在暗示对方,要是赢了官司,罗雪晴会把这件事报道出去。

到时候,就算对方能够采取一些公关手段,但罗雪晴本身就是名记者,这件事也会让他们非常棘手。

“太少了。”靳舟看了看罗雪晴的反应,显然是已经有所动摇,便优哉游哉道,“我们的意思是五十万。”

“五……”这下罗雪晴除了瞪大双眼,直接不吭声了。

“五十万太多了。”法官开始充当和事佬,“你们这案子赢了也没多少赔偿,他们肯出十二万已经不错了。”

“但他们因虚假宣传输了官司的事要是报道出去,损失可能还不止五十万。”靳舟道。

“得。”法官无奈道,“我再去问问。”

等法官一走,罗雪晴就难以置信地看着靳舟问:“他们真的会给五十万吗?”

“可能还得再谈谈。”靳舟道,“但不会差太多,他们肯定会让你签保密协议。”

“可是,”罗雪晴显然陷入了道德的抉择,“我是打算给其他消费者提醒的……”

“你自己决定吧,不和解也行。”靳舟道,“我只是另外给你提供个选择。”

“靳律师,”罗雪晴的眉头拧到了一起,“你这选择也太为难我了。”

靳舟等罗雪晴想了想,见法官又从法庭里出来,便问她道:“你的决定是什么?”

罗雪晴犹豫了一番,下定决心道:“我还是——”

第25章 搞幺蛾子

宽敞明亮的法院食堂内,干警们安静地吃着午饭,享受着闲暇的午休时间。

偶尔有人聊天,也尽量注意着音量,不会打破这里安静的氛围。

“杨法官,今天下来这么早?”坐在杨时屿对面的法官跟他闲聊道。

往常杨时屿会等食堂的人稍微少一些之后才下来,还很少像今天这样,融入大部队之中。

“今天饿得早。”杨时屿随口回了一句,很快转移了话题,“上午的案子审得还顺利吗?”

“还行,原告律师还有点儿厉害,虚假宣传硬生生打成了欺诈。”对方说到这里,像是想起什么,又道,“我记得之前也有个脑子好使的律师,愣是把‘危害公共安全’打成了‘妨碍公务’。”

杨时屿垂着眼眸道:“那就是他。”

“你说那个人吗?”另一个法官接话道,“那是以前咱们这儿刑庭庭长的儿子。”

“是吗?我就说呢,伶牙俐齿的,被告律师完全说不过他。”

聊着的两人似乎都有没意识到,为何杨时屿会知道虚假宣传案的律师是谁。

杨时屿抬起视线,继续问对面的人:“虚假宣传怎么会打成欺诈?”

“不是真的判了欺诈。”对面的法官说道,“双方都同意和解,但和解金是按照欺诈的标准退一赔三来,总共四十八万,你说厉不厉害?”

杨时屿再次垂下眼眸,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嘴角:“果然是个小流氓。”

——“我还是选择和解吧。”

犹豫的结果,罗雪晴拿下了四十八万的和解金,并签下了保密协议,不能将这件事透露出去。

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

从法庭里出来,靳舟和罗雪晴朝着电梯的方向走去,罗雪晴的表情始终没有舒展开来,问靳舟道:“靳律师,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人特没有原则?”

“嗯?”靳舟闻言有些意外,“为什么?”

“本来是想提醒其他消费者,”罗雪晴神情忐忑地说道,“结果我却收了他们的封口费。”

原来是这事,靳舟笑了笑,无所谓地说道:“很正常啊,谁会跟钱过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