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看着苏烟笑,“妈就是想你了,所以过来看看,你爸想来还来不了呢。”

苏烟都能想到苏父难过的样子,抿着唇笑,关心问了一句,“厂里没事吧?”

苏母不在意的摇摇头,“能有什么事?老毛病了,就看什么时候倒了吧,倒了我就退休,回家给你们带孩子。”

说着满意的看了眼苏烟和楼斯白,尤其是看着楼斯白,眼睛几乎笑眯起来了,觉得自己闺女和女婿长得这么好看,以后生的孙子孙女肯定更好看。

苏烟和楼斯白听到这话,差点呛了一口,苏烟没好气看了眼苏母,“妈,你说什么呢,这事还早着呢。”

反正她和楼斯白现在还不准备生孩子,苏烟已经跟楼斯白商量过了,等几年后再准备生,尤其苏烟觉得自己现在还小,生孩子对身体不好。

楼斯白听她的,还托人在县城医院买了个安全套,这个时候的安全套叫“保险套”,很厚,能重复使用,每次用完洗干净擦上滑石粉保存。楼斯白腿还没好的时候两人就发生关系了,这个时候避孕还挺常见的,毕竟前几年口号喊的响,避孕措施是有的,也不是很麻烦,不过更常见的还是女性避孕,又是吃药又是什么子宫帽,还有在体内放置海棉皮棉,楼斯白觉得吃药对身体不好,所以私底下托人买了这个。

苏母倒是不知道小两口子的打算,还以为他们是害羞了不好意思说,笑着打趣,“早什么早啊?到时候生了我就给你们带,现在城里管的不是很严了,我们厂里的一个车间主任儿子就下乡了,在乡下生了孩子后没上农村户口,而是带回城里来了,我们那个主任就去警局说是在家门口捡的孩子,说是别人丢的,但他们家愿意养,现在那孩子不就在他们家养着嘛,多好啊,已经会叫人了。”

苏烟没想到还能这么干,也是厉害了,不过也能看出现在城里是不怎么严格了,就像今年她春节回城里,也没人来盘问什么,不像原身记忆中,去年过年回家,还有人天天上门盘问人口的,要求人在假期结束前就赶紧回乡下,如果超过期限会被抓起来说教。

苏母跟苏烟说了一些家里的情况,然后就热情和楼斯白说话,虽然以前在信里有联系,但说的不全,很多事苏母想打听也找不到路子。

现在就方便多了,楼斯白也不隐瞒什么,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跟苏母说,说自己父母,说下乡前的成长环境,听得苏母一脸心疼,觉得这孩子过得太苦了,等楼斯白拿着三只碗去厨房洗时,苏母跟苏烟道:“以后别欺负小楼,这孩子命苦。”

早早就没了父亲不说,还摊上那样的亲妈,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这样的性子真不容易,她都觉得自己闺女捡到宝了。

这么好的孩子就算在城里也找不到。

想到这里,苏母心情又愉悦起来,还跟小声苏烟幸灾乐祸道:“你那个韩阿姨前几天还写信过来给我说,想让你认识一下她儿子,她儿子被一个领导闺女看上了,女方大她儿子好几岁,还结过婚有个孩子,啧,过年时候还看不上你,现在急了吧,活该,我直接在电话里说你已经结婚了,可把她气坏了,话都说不顺了。”

一想到这事,苏母就觉得出了口大气,她闺女哪里不好了?长得漂亮,还能做一手好菜,性子也活泼,谁见了都喜欢,姓韩的竟然还看不上,她还没嫌弃她儿子黑呢。

苏烟想起过年见到的那个韩阿姨,其实心里还挺感激她没看上自己的,不然她那会儿要是拒绝,苏父苏母恐怕不会轻易同意的。

“各人有各人的缘分。”

苏烟下床将苏母带来的东西拆开看,现在天气热,苏母也不好带肉那些东西,带的都是麦乳精罐头这些好保存的。除了这些,其他的都是苏烟和楼斯白的衣服,秋天的外套,冬天的棉袄棉裤,还有好几双棉鞋,“棉鞋是你外婆做的,里面都是好棉花,棉袄棉裤是我在厂里用缝纫机给你们踩的,最近厂里还找新路子,冬天的时候好像还要做什么羽毛袄子,就是在衣服里放鸭毛鹅毛,说那种衣服暖和,到时候我也给你和小楼整两身。”

苏烟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想都不想就应了一声,还补充一句道:“等会儿我给你画两个样式,妈就照着那个给我和斯白做,别跟你们厂里的一样,你们厂里的衣服都好土。”

说的一点都不客气。

苏母被这话气笑了。

家里没什么菜,苏母来了,总不能让她跟着他们吃红薯白菜,其实苏母觉得还好,城里也不是天天吃肉的,买的蔬菜因为运输还不新鲜,不像乡下,吃的蔬菜只需要去自留地里摘就行了。

苏烟和楼斯白也有自留地,自留地在屋子后面,当时陈向东他们还过来帮忙了,搞了个栅栏围成圈,里面种了白菜、大蒜、葱、青豆、茄子、黄瓜、辣椒和玉米。

够她和楼斯白两个人吃。

吃完面,楼斯白回了趟生产队,在生产队养鸡场买了一只鸡,本来他和苏烟也准备养的,但最后嫌麻烦就没养了,想吃鸡蛋可以直接跟看守养鸡场的社员买,数量不多的话,就没什么问题。

养鸡场是今年办起来的,这个主意还是苏烟跟他说的,年初财务科要开会,他回家跟她聊天的时候,她就说生产队完全可以发展一下其他副业。农林牧渔,他们这边除了牧,其他的都占了,鸡可以放养,白天放在山上自己找吃的,拉的鸡屎对山上木头也比较好,山下是塘,下雨天鸡屎冲到塘里,鱼也会变肥。

楼斯白觉得这个建议不错,然后就改善一下,写了篇报告呈上去了。

今年是试验,养的鸡不多,差不多有五六百只,年底的时候这些鸡会送到城里去,又是一项不小的进账。

养鸡场的人都认识楼斯白,经常过来买鸡蛋,反正这些鸡和鸡蛋都是要卖出去的,卖给谁不是钱?听到楼斯白要一只公鸡,很干脆的卖了,母鸡在养鸡场是香饽饽,楼斯白没买。

除了公鸡,还拿了三十多个鸡蛋。

楼斯白没有直接回去,而是转道去了知青点,知青点的人已经下工了,楼斯白没进去,把陈向东叫出来说了两句话,“我丈母娘来了,明天我去县城买点菜,你中午也过来吃顿饭,记得把周燕和建国叫上。”

整个知青点,走的最近的就是他们三个,之前对他的帮助很多,楼斯白都记在心里。

陈向东笑了,“那感情好。”

想到明天中午有好吃的,心里激动。

楼斯白也不多说什么,点点头,笑着走了,走了几步听到身后韩丽丽说话的声音,“队长,楼斯白过来找你说什么呀?怎么不进来坐坐?”

陈向东说什么楼斯白已经没听见了,他拎着篮子直接大步回了家。

结婚后从知青点分出来,他和苏烟就与这里疏远了,这是很正常的事,他也不觉得可惜。

楼斯白回到家,苏烟已经在厨房烧热水了,现在天气热,苏母坐车出了一身汗。

楼斯白熟练的拿了一只碗出去,杀鸡取血,一滴都没浪费,然后从锅里舀了一盆开水拔鸡毛。

苏母从后面自留地里回来,手上拿着黄瓜和茄子,准备晚上就炒这个,看到楼斯白坐在厨房门口拔鸡毛,就知道他们为自己破费了,一脸心疼,“哪来的鸡啊?这么小,养养再吃多好。”

楼斯白话不多,听到苏母这么说,顿了顿,声音平静的回了句,“从生产队里买的,队里有养鸡场,不贵,想吃可以再去买。”

回答的认认真真,一板一眼。

苏母笑了,觉得要是换做自家闺女,嘴里早就一溜的甜言蜜语,哄得人心里发甜。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