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首席御医 > 第四四一章 党校同学(求月票)

第四四一章 党校同学(求月票)

推荐阅读:

西,我带了点茶叶,今后学习期间,大家就喝这个吧!”说着,曾毅又掏出几张将军茶的订购券,分别送给了何向东和张文奇。

何向东是识货的,道:“曾老弟出手不简单啊!据我所知,这将军茶可是紧俏得很,着实不好弄啊!”

“近水楼台先得月!外面是紧俏了些,但南江省的供应还算充足,我在办公室里上班,这一点点的权限,还是有的!”曾毅打了个马虎眼。

“这是曾老弟的心意,大老远带过来,那我就收下了!”何向东也不客气,把订购券往包里一塞,顺手拿出两条烟,道:“这是我们中原省的特产烟,不值什么钱,你们要是觉得味道还行,就尽管开口,我敞开了供应!”

张文奇也拿出自己带的礼物,他送给每人一条石头做的手链,说是三湖县当地产的一种石头,不是玉,但类似于玉,有着一定的好寓意。

又聊了一会,何向东也告辞走了,他也是个大忙人,眼下年刚过,但京城需要拜访的一些领导,还没有拜访完呢。晚上驻京办请了在京的青山县知名人士举行茶话会,他得过去出席。

中午的饭,张文奇和曾毅是在党校食堂吃的,顺便也是去认一下路。中央党校在纪律方面管得还是比较严格的,晚上要登记宿舍的就寝情况,白天要查到课率,甚至吃饭也要看学员到餐厅的就餐率,对于表现不好、无视学校纪律的学员,甚至都可能提前清退。

吃过饭,两人没什么事,就相伴着出了校园,在门口拦了辆车进城去了。

曾毅一看,就知道张文奇在三湖县是靠边站了,堂堂的一个县委副xxx,大小是个常委了,如果在驻京办调辆车的话,还是很容易办到的,但张文奇没有调车,说明他和驻京办不怎么对付,对方可能也不买账。

京城的这些地方,曾毅其实都已经转过了,今天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陪着张文奇又转了一圈,好在是张文奇这个人的知识比较渊博,每到一处,总能讲出些典故来,曾毅也就不觉得无聊了。

从天坛出来,天就快黑了,两人就商量着找地方吃饭。

“我倒是知道一处吃炸酱面的好地方,正宗的八大碗炸酱面,就是简单了些!”张文奇知道曾毅今天是替自己解围,当然不可能真的请曾毅去吃炸酱面。

“那就去这里吧,转了大半天,还真有点饿了呢!”曾毅说到。

张文奇看曾毅真答应了,一时也有些搞不懂曾毅这个人了,冲上午在党校替自己解围的情况看,这人眼力绝对不差,但现在一看,张文奇有些不透了。不过曾毅既然说了就吃炸酱面,张文奇也不好反驳,就带着曾毅过去了。

京城的人,可能是沾染了皇城根的气息,不管做什么事,都相当有派,比如吃东西,那绝对不是随便乱吃的,要吃就必须吃最正宗的,而且还要用最正宗的吃法ォ行,京城的人早上喜欢喝豆汁,闻起来越酸的豆汁,就越正宗,外地人就肯定不习惯,而且喝豆汁要蘸炸的焦圈,如果不蘸着吃,那就不正宗,不如不吃。

上次来京城,曾毅去王府饭店,也吃过八大碗,但绝对不是眼下的八大碗,上次的八大碗,那是山珍海味,而眼下的八大碗,就是一碗炸酱面。

上层有上层的正宗八大碗,但京城的下层百姓,也有自己正宗八大碗。一碗面,配上八只碟,每个碟里分别放着葱末、蒜末、萝卜丝、黄瓜丝、豆芽、豆角、炸酱等八样作料。吃的时候,拿着小碟在碗沿上使劲一磕,把碟里的作料都磕进去。一定要磕得当当做响,越响,就证明越正宗,假如你拿起碟直接往碗里倒,就要被京城人民看不起了,吃得太不讲究了嘛!咱吃的就是这个范!

刚把面拌开,曾毅的手机响了,拿起来一看,是杜若的号码,他就接起来,道:“杜大哥,你好啊!”

“你人在哪里呢?党校那边报到了没,有什么东西没置办齐,你就吭个声,我给你送过去!”杜若电话笑着。

“东西都已经置办齐了,手续也办妥了!我现在正在外面吃饭呢!”曾毅说到。

“正好,我也没吃呢!你在哪,我这就过去!”杜若说到。

“八大碗炸酱面!”曾毅笑着说到。

“行,那个地方我知道,你等着,我马上就到!”杜若说了一声,就挂了电话。

张文奇笑着问道:“在京城的朋友?”

曾毅点点头,道:“是,要过来一起吃个饭!”

张文奇微微颔首,在三个同学里,他最看不明白的就是曾毅,他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的这位朋友,看来真是不错,很重情义嘛!”

曾毅笑着,道:“是一位老大哥,对我很关照的!”

张文奇就道:“既然有朋友要过来,咱们就等一等,人齐了再开动吧?”

曾毅的面都拌开了,总不能浪费了吧,他道:“没事,咱们先吃,等他来了再点就是了!”

正说着呢,张文奇的电话也响了起来,拿起来一听,当时脸sè剧变,从椅上一下就站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情,严重不严重?”

七千字大章送上!

足额足量,求xxx支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