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问他们,“这个嚼着吃更好吃,怎么不嚼呢?”

“太好次了,虽然清清姐姐你给了这么多,但我还是想慢慢吃,这样吃能吃慢点,多尝尝味儿”,赵小丫说。

还有的慢慢吃完一根,就问亦清清:“清清姐姐,我能带回家让我爹娘还有尝尝吗?”

亦清清还没说话,虎娃就说:“不行,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带回去给爹娘了,万一他们不让我们继续干了怎么办?要是大家都知道泥鳅这么好吃,荡里的泥鳅就轮不到我们了。”

“好吧”,那小孩儿委委屈屈的说。

“……”亦清清揉了揉虎娃的板寸头脑袋,“小娃娃别思虑太多了,泥鳅才不好做呢,你晓得我废了多少油,又废了多少工才做出这个味儿的吗?荡里的泥鳅我们又吃不完,就是你们抓来想让我做,我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么多,也没有那么多油能造的,换别人也是一样。

所以你们想带回去跟家人分享的,我不阻拦,甚至家里边要是有想学我这做法的,改明儿来问我也可以。

但是我声明一点,我这里只收你们小娃娃的泥鳅,我们的交易不变,而且一段时间内,我要的泥鳅也就那么多,昨天那样的数量,再来两三次我自己也够吃了,今天你们有时间可以再帮我抓一桶,趁着没上工还有时间,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虎娃以为自己做的很隐秘,但其实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在场这么多小孩儿呢,一次两次还好,以后次数多了,肯定会被发现的。

还不如大方点,毕竟自己也没有做坏事,换了哪个乡亲,都会觉得生泥鳅换油炸过的泥鳅条或者糖是大大的划得来。

自己只要避免后边有大人感觉有利可图,用同样的价钱来找她卖泥鳅就可以了。

毕竟她只是想弄点自己吃,同时给这些可爱又懂事的孩子一点甜头,不是想亏本搞泥鳅批发。

比起和乡亲们交易,她还是喜欢跟这些孩子们相处。

而且她对孩子好,讲点道理,有点良心的父母们都会对她心存善意和感激。

至于那些没良心的,这种人就不用期望能获取他们的好感了,小恩小惠没用,得出大血才行,她亦清清虽然大方,但也不是那种冤大头。

虎娃担心的到时候大家都知道泥鳅好吃,芦苇荡里的泥鳅被抢完就更不可能了。

在小孩儿眼里,易得的泥鳅这样做出来特别好吃,被别人学去后,就轮不到他们了。

但等有人来问了她做法后就会知道,好吃完全是因为用料足,加上处理的精细。

或许这种处理方法能让大家以后做的泥鳅好吃一点,但想达到她这个程度,花销也是很大的,村里有这样能力,也舍得这么做的,怕是没几家。

只学到她的处理方法,再用大家一般的少用油的炖煮法去做,做出来可能是不苦了,但却一点油水都没有。

甚至连炖鱼的鲜美都没有。

还要费那么多功夫去处理泥鳅,有这时间,去打两条鱼不是更方便?肉还多呢!

河滩和芦苇荡里可都不缺鱼。

要不怎么说响水村这儿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呢?

“这是费了很多油才做这么好吃的?那你不是亏本了?”虎娃闻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