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力气才让大队长相信了她是认真的,且她确实有这个财力,没有打肿了脸充胖子,也没有光为了村里,自个儿过的紧巴巴的。

她甚至把自己也有资助自己家乡县城的穷苦孩子上学的事儿说了,这才让大队长认真的开始考虑这件事儿。

赵有田再也记不得电话费贵的事儿了,他狠狠抹了一把脸:“小亦知青,叔谢谢你,这事儿叔担下了,不过你也别着急,明儿叔就去找你为民叔一起合计合计这小学要怎么建,大致要多少钱的花销,你听了这需要的钱款数目后,再决定要不要做,不行的话,咱们也不着急,再等几年也没什么,你现在能想起这件事儿,叔就相信你一定能做成的!”

亦清清这才答应了。

建学校本来就不是短时间的事,前期准备工作怕是都要以年论,马上服装店又要扩张了,后边几年的分红只会越来越多。

她觉得自己不仅能帮村里建小学,还能建初中,再修一条通往县城的水泥路!

除了感谢村里人下乡那几年对她的照顾,另外就是为了未来她的某些计划。

响水村山清水秀,村后的大青山里本就有很多野生药材,那里的环境也适合一些药材的种植。

最关键的是,铁岭县有土地祠签到地,能签出丰收符。

明年分田到户就差不多会在全国范围内都执行完成了。

这时候刚分田,大家应该都满是对未来好生活的信心,先让乡亲们适应几年,她也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到时候她想在响水村弄一个药材培育基地。

中医中药,本就离不开药材,这些事儿,如今她也要开始着手准备了。

先给村里建学校,修水泥路,带动村里发展了,她也能获得更多乡亲的信任,这名声好了,她一个外地人在当地想做建药材培育基地的大事儿也就能少很多麻烦。

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儿,本来她就想做慈善,选择对她来说,更有渊源的响水村有什么不好?

她对响水村的印象本来就好,还有当初虎娃那群小娃娃,她也希望响水村能发展的越来越好,当初的那些村民日子能越过越红火。

就跟村长说的似的,响水村就是她们的第二故乡,她回报几分也是好的。

亦清清给大队长打完电话,大大的松了口气,不用担心钱往哪儿花了!

这钱越往后,越不值钱,现在的几万块,就能资助那么多孩子,也能建一所村小学,留在她手里,过个十几二十年,怕是连建一间教室都不够用了,可惜的很。

第472章 研究所新人

把响水村那边的事办了后,亦清清就和云孤远回南平过年去了。

今年家里卤菜店的生意也上了一个台阶,有店面后,做卤菜方便了许多,还找了供应原材料的农户,让他们定期送货,不用再自己费时费力的下乡去收了。

虽然要多出一点钱,但是节省了人力物力,最终反而赚的更多了,靠着家里卤菜店25%的股份,亦清清又分红了9526元,接近一万块钱了,比去年翻了好几倍。

她年后请郑校长和老师们出来吃了一顿饭,聊了聊去年资助的那批学生的近况,知道她的钱用到了实处,心里高兴,又采购了一批学习用具给学校。

最后亦清清和云孤远赶在单位报到日期前一天,回了帝都。

回到锣鼓巷后,亦清清拿出了两套新衣服。

“这是你的,这是我的,入职第一天,咱们必须要做单位里最精神的新员工!”亦清清说着把衣服放到了云孤远手里。

云孤远笑着点了点头:“明天我先骑车送你去上班。”

“嗯!”亦清清答应了。

没办法,她再买一辆自行车的计划总是被云同志从中作梗,无疾而终。

既然他愿意不辞辛苦的包接包送,她就不客气了。

再等四年,等86年的时候,差不多就能私人买小汽车了,到时候就方便多了。

她还有那么大一个枫麓山的别苑就等着有小汽车了就修呢!

两人一个例行的睡前晚安吻后,就各自回屋去了。

这几年,他们俩都是这么过来的。

亦清清回屋洗漱完上床后,就进制药技能教学模式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