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绝恋情游 > 第十章 技术型犯人 就业职工

第十章 技术型犯人 就业职工

推荐阅读:

们是一群最无助的群体,处在社会最底层,没有一点社会地位。就连孩子之间,干部的孩子是不会和就业职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就像电影上描写的,地主的孩子不和穷人的孩子一起玩耍一样,属于那种状况。那时,上小学的孩子需要马车接送,车上的座位都是干部子弟的,就业职工子弟大部分都是站着乘马车,相当不公平。我很看不惯这种现象,觉得这不是文明社会,但又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就业职工”留场就业后,劳动强度丝毫没有减弱。虽然他们从劳改到刑满,已经完成了从其他行业转变成为农业劳动者“庄稼汉”的历程,但谁也不想再干重活、累活。聪明的就业职工就会通过进一步的认真改造、优秀的表现来引起干部的注意,最后达到调换工种的目的。

在就业职工的工种里,到食堂做饭,尤其是在干部灶做饭,看麦场、在马号(马厩)喂马、打扫卫生、种菜看菜、木工、裁缝、理发、看门、养猪、赶马车、当医生护士是最好的工种,每个就业职工都想去做。但医生护士、厨师、木工、裁缝、理发是技术活,必须找有技术的人去做,剩下的那些工种就成了就业职工们的竞争目标。在这些可以竞争“上岗”的工种里,最吸引人的就是赶马车。那时候,19中队没有任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出门全靠马和马车。而中队长和指导员才有专用马匹,给他们配的马匹就像现在给领导干部配的卧车一样,级别不到是不给配的。马车就相当于现在给大家配备的公交车,没有它你就出不了门。如果就业职工能赶上马车,那就交好运了。那时,19中队没有学校,队上给上小学的学生专门制作了一辆箱式马车。那车就跟现在的公交车一个样,用木料做的车篷,车篷两面装着玻璃窗,里面安装了几排小座椅,中间生了个叙炉。一匹大辕马、两匹梢马拉着,一天两趟,专门到大队部小学去送接学生。

大队部比19中队规模大一些,它是这个荒原上最繁华的地方。19中队需要的很多物资都要从那里购买,那里商店的东西也比19中队的多。19中队离大队八公里,想去那儿买东西的就业职工去时就想搭车。为了坐车,就免不了给赶车的敬敬烟、说几句好话。他不同意,那些就业职工就只能走着去。

19中队还有几辆更大一些的马车,每辆车都是一匹辕马、三匹梢马拉着,跑起来飞快,那是专门跑长途、去农场场部的马车。

场部对整个农场来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大队、中队都需要从那里拉回更多的物资,还要去那里接送出差的干部,接送上初中的学生,这样就离不开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