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在凤山中心校的两年里(下)(3)
(77)家庭境况有转机
有诗为证:
家庭境况有转机,合家大小心欢喜;
生活比前大变样,天上地下无法比。
全家搬迁到凤山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己经到了1953年的暑假期间了……
你可要知道,自从凤山中心校从谢村搬迁到了凤山墟头的老凤山初中校舍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天天来回地奔走,那么远的路途去上早晚学了。
再加上,新的凤山初中与老的凤山初中,它们两地相距也只不过才有几百米远。除了每天的早、晚两餐,我还得需要回到新凤山初中家里吃饭以外,在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能在学校里住宿和学习的了。
因此,我使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来说,自然地相对要比过去充足得多了。
我还记得,就正好在1953年的夏收刚刚过了以后,妈和外婆她们就再也不在家里继续种田了。于是,全家老少便由东平老家搬迁来到了凤山。
原来,在家乡老家中的那几间房屋、旧家具和一些不便携带来的不急用的家里杂物等,便全部都留给了南哥他们家进行保管和使用了。
也就从此以后,我们全家大小,便从当年的农业人口,瞬间便转变成了非农业人口。也就是正好像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时那样,即人们所通常说的,己经算是真正地办了“农转非”的手续了。
当时,凤山初中的校舍,因为还是一间刚刚才新建成的学校的新校舍。在许多配套设施,例如北楼、教工家属的宿舍、男女大便处等,尚还未完全建好和交付使用。于是,全校师生的住宿条件,一时相对来说,还显得很是紧张。
因此,我们全家七口人,也只能够临时地住宿在新凤山初中的学生食堂内,一间不足十五平方米的房子里面。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所居住的这间房子,虽然看起来似乎是不算大小了。但是,在屋内充其量,最多也仅仅能够安放三张大床……
而且,我们所居住的房间地底又是坭地,很潮湿。我便常常会经常看见我们父亲,在地面撒上些石灰进行防潮。
可是,由于又没有专用的厨房。因此,在亚婆做饭时,就只好在住房的门口旁边,临时用砖砌了个叙灶。这就便算是家里七张口的厨房了。
要是在有的时候,偶然碰上刮风或是下雨天,便会经常有雨水飘泼进来。甚至还在有的时候,连火也生不着。
这可真是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房连灶,灶连房”的那种境地。但是,可想到,在当时学校这种暂时困难的条件下,又有什么办法去解决呢……
真算是凑巧,我们隔壁的邻居,又正好就是熊福坤同学家。也就正巧又刚刚是在那一年,她们家也像我们家一样,是从农村的老家马田的社门,一块搬迁到了凤山初中的。
我记得,当时她家里有两个妹妹,一个叫亚媛,一个叫亚秀。母亲人称十一嫂,父亲熊景杰干事和她总共是五个人。
从此以后,我们王、熊两个家庭之间,也就自然而然地变得越来越熟悉和亲密起来了……
渐渐地,大家就自然而然变成为了一对相好的邻居。甚至于,就是每餐彼此两家各吃些什么,大家也便都是一目了然。
我还记得,当时就连两家的洗身房,也是临时合伙搭建成的。在平时,都是大家一起共同使用。真是到了那种所谓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此地亲密无间的地步了。
同时,她父亲熊景杰干事和我父亲,都是共同一起负责具体抓学校基建工作的好搭挡。因此,就自然地在平日里,他们还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同事和好伙计呢……
正是:
全家搬迁到凤山,同挤一个小房间;
门口旁边砌火灶,熊王两家邻居成。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