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在凤山中心校的两年里(下)(4)
单父工作养全家
那时候,正好就是1953年的春季,又正好是农村土地改革后的第二年。
我们东平良荔,也曾经有过一些乡里乡亲,在父亲的热情帮助介绍下,来到了凤山初中,做一些学校新校舍的基建工作。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解放前就和我们家特别有缘的坡嘴叶五哥,便是他们来参加建校基建工作的十多个人其中的一个……
你可要知道,母亲到来凤山初中都快要将近一个多学期的时间了。但一时之间,又还没有什么工作安排。因此,单单依靠父亲一人每月的那点儿工资,哪能够维持和解决全家七张口,在衣、食、住、行、读书等日常生活的基本开销……
可想而知,我们家在当时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贫困和艰难。因此,常常都是入不敷出。于是,常常全然都是这个月使下个月的钱。要不然的话,根本上就无法生活下去,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我记得,大概是到了1954年的春季期间,在经过学校领导的同意下,我们家便借耕了学生食堂外面,一些己划归学校范围内的休闲田块。
其中,外婆和妈还在一些学校中,暂时还空闲的坡地,临时开荒种植了一些季节性较短的杂粮和蔬菜之类。并且,还在家里饲养了好几个母鸡和母鸭进行生蛋。这样一来,便也可以暂时地解决全家在生活上的眼前困难。
现在我回想起来,可真得要感激那时候的学校领导,那种对我们家在各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尤其是,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允许我们家里,在学校前面暂时耕种那几块丢荒的闲置田块。
而在那几块闲置的水田的全部过程的耕作这些农活,完全是多亏了从良荔来学校基建的那些人的无私的大力帮助。
你可要知道,当时他们几乎全然都是利用在工余的时间里,抓紧进行帮忙犁犁、耙耙、插插、割割去完成的……
同时,父亲当年与凤山初中附近的恒茂、万昌、鸭炉等村上的人际关系极好。于是,在犁田耙田上,便得到这些村子上的一些好心村民,主动牵牛带上犁耙等农具进行帮忙。
因此,便在我的记忆当中,到了那年的夏收季节,居然也能从这些田块里,收割上了好几担可观的稻谷呢。
于是,这样一来,便能够勉强可以暂时地解决眼下全家七个人,在生活上一时的困难了……
到了1954年的农历大年初二,即是新历的2月4日。我们家中的八妹,即王岸,便在凤山初中食堂内,也正好是我们全家所住的那间房子中出生了。
她的出生,也就是我最后的一个妹妹,人称父母亲的“满女”。
从此以后,全家大小,个个都欢天喜地,人人便笑逐颜开……
于是,后来大家都会常常逗着七妹在说笑:
“七头,这次又该轮上你带小妹妹了……”
也难怪,因为七妹这个时候,仍然还未到该上小学读书的年龄嘛……
正是:
单父工作养全家,生活艰难实可怕;
领导关怀又照顾,省吃俭用度过它。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