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可以说,真正是沦为到了‘乞丐’的地步”。唉,此种境况,那该是多么悲凉和令人心寒啊……
当看到我的那个高中同学,她在信中所诉说那些当时的真实情况以后,霎时之间,不禁令我触景伤情地悯怜起她来……
一方面,不仅让我清晰地看到,在那个销魂荡魄般的“史无前例”运动的年代里,时刻都会让人们处于在一种心惊胆跳,胆战心寒,魂飞魄散的悲惨境况之中……
另一方面,更使我清晰地看到,在那个销魂荡魄般的“史无前例”运动的年代里,当有些人的金口一开,便说是香花;而对于一些所谓有“问题”的人的嘴巴刚一动,就认为是“毒草”了。这就是当年那残酷的现实……
因此,当时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处处都得要小心翼翼,言出谨慎。否则的话,后果便将会不堪设想。
但是,人们对于当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景况,也只好抱着一种敢怒而不敢言了。唯一能够进行应付的办法,也只能是守口如瓶,沉默寡言,少说为皆罢了……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就在回信的最后,她还写到现在县城,正在日以继夜地掀起一场踊跃报名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浪潮。而这场才刚刚掀起来的上山下乡运动,瞬息之间,已经波及到了千家万户。
其实,按照开展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有关政策规定,除了那些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以外,凡是街道上的那些无职无业的街道居民,也不论男女老少,几乎全部都是纳入另册,成为了这次上山下乡运动的理所当然的对象之列了。
自然地,我的这个高中同学,她也就定然是属于在这其中之列,这肯定是毫无疑问的了。终究,最后究竟要上山下乡到何处去进行插队落户,暂时还是一个不得而知的迷津。
此时,当看了此信以后,我不禁感慨万千地深思起来:
“唉,到头来她也还得像我一样,最后仍旧迟早都是非得要走这条当农民的唯一道路不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谁也无法改变,谁也难以存在有其它奢望的了……”
顿时之间,此时我便似乎隐隐约约地觉得,我们之间都一样是到了同病相怜,且又坠落到了那种绝望境地上去。
于是,当看到她在信中所写到这些现实的时候,我反而冒出一种要激发出让她继续顽强生存上进的力量,不要从此丧失继续寻求对于未来前途的瞳景和追求。
首先,我得要好好地安慰和鼓励她,切莫让她从此垂头丧气地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要让她学会善于面对社会现实;其次,要让她学会善于顺应当今社会的这股历史潮流;最后,就是要让她能尽快地,去适应当前的这种变幻莫测的复杂形势。
你可要知道,在当年的这种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只有,也只有尽快地去适应它,这也许才是真正有出路的最好一种选择。除此之外,就再也别无其它选择的余地了。
因为,从我一贯以来的切身体验中知道,在当年开展的一切政治运动当中,毕竟得要想方设法去顺应历史的潮流,才会可能有自己生存的土壤条件。否则的话,便什么都是无从谈起了……
特别是,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上,切莫要存在有任何其它非分之想,这都全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相反地,只有能坚持“与时俱进”的这个生存发展原则,才会不背离那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着名古训。有且只有这样做的话,最后才能会有个比较好的结果。这些,就是已经成为是不争的事实。
你可要知道,当年这场突如其来的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它就正像长江、黄河那滚滚而来的凶涌澎湃波涛一样,谁也无法、也无能为力地去阻挡得了的历史车轮。因为,毕竟这是我们伟大领袖已经挥了手,并向全国广大知识青年发出的伟大号召。
所以,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并积极地去响应,作出一种踊跃且带头的积极态度去应对。也许,这就是一种最为理智的选择了。
同时,必须要牢牢地记住,切莫再在这个上山下乡运动的风口浪尖上,存在有半点任何侥幸的心理,不满的行动,和任何抵触的情绪产生。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你可要知道,这种逆历史潮流的鲁莽的举动,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它所带来的沉痛的历史教训,它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可以说是相当深刻且,又刻骨铭心的了。
为此,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书写一封回信,以正能量地积极鼓励她,要勇敢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去。
同时,还要努力争取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大显身手,并且还要能够有所作为。因为只有这样去做,也只有这样去做的话,才能够重新再去铸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正是:
收到回信刚一周,书写文采属一流;
侃侃而谈坎坷路,上山下乡创成就。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