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流利。注意三点:
(1)、为给解析题、高分题留下较多思考时间,解答基础题时,应在三、五分钟完成每个小题。
(2)、注意解题思路的简略和优化,在解题实践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形成自己的经验和风格,丰富解题技巧和速度。
(3)、注意思维与书写并重。解题训练中,要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勤动脑多动手,养成“解易题会速写,答大题会细写,常规题会背写,遇繁题不怕写,见难题敢探索”的解题风范。
三、强化综合训练,熟化思想方法
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专题讲座及综合检测,将各块知识连结和交汇,增强知识的横向及纵向联系。通过强化训练,解决对基本方法,和高考中热点重点问题的熟化,从而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模拟强化,调节心态,迎接高考
第三阶段是模拟训练,通过训练,查漏补缺,回归课本,试卷,总结应试的经验教训,熟化综合运用知识,和灵活处理问题能力。通过训练,提高考试的策略和艺术,调整考试方法、技巧和心态,从知识方法、能力、心理等方面适应高考要求,最终以饱满情绪,坚实基础,良好心态,迎接高考的到来。
我每讲一点时,都将所讲内容,简明扼要抄写在黑板,学生如获至宝般地迅速记录在笔记本上。
最后,我对学生们说了一句祝贺的话儿:
“祝同学们辛苦有成,前程无量!明年取得比今年更大的成绩!”
顿时之间,我看了一下我的《上海牌》手表,还有15分钟才下课。于是,就扼要讲讲新编的《1982年高考数学复习资料》中,“第一章函数”的第一课“映射与函数”有关的知识点和例题。
然后,再让学生继续自学,做好有关的练习题……
有诗叹曰:
高考复习有窍门,三基落实有定论;
三个阶段有区别,勤钻巧学不矛盾。
下午首次班会课,在我身为82届大礼堂补习班的班主任的心目中,对这场班会课的积极准备和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过的。可想而知,它就如同一个地区的主官在上任时,对下属的一次举足轻重的施政演说一般。
我站在讲台处,跟上届补习班上第一次班会课的时候一样,用红粉笔在大黑板的中央处,工整地写上班会课题《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补习生》。
顿时之间,刚刚写好,下面就小声地议论纷纷。甚至不少学生的脸色,都露出一种惊骇不已的神态。
要知道,教室里几乎有一大半是上届大礼堂补习班的落榜学生。我相信,他们一定还能记得,我曾在他们的首次班会课上,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讲过类似的课题。但今天我所要重点讲的,却跟他们去年所听过的可不大一样了。
“同学们,这堂班会课所讲的课题是《争取成为合格补习生》。顾名思义,要怎样才算是合格补习生呢?可能有人会说:‘能考上大中专就是合格补习生’,这当然也对,但我却定义这类学生是‘优秀补习生’。那么,所谓‘合格补习生’,就是指‘今年与录取分数线相差分数>去年与录取分数线相差分数’比较符合标准……”
话音刚落,一时之间,学生们就纷纷扬扬地议论起来……
“‘补习’的概念大家都懂,但其深刻含义却不一定真正理解。有些同学往往很自卑,认为低人一等。我要理直气壮地说:‘当个补习生很光荣。’因为,我们这代人都是‘’的受害者,我们知识缺陷之如此之大,都跟‘’年代有关。,向科学进军,做有志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积极复习,参加高考,让祖国挑选。这是补习生之光荣所在。大家说对不对……”
话音未落,顿时之间,掌声雷动。课堂气氛,如此热烈,真是大大地出呼我的意料之外……
正是:
班会课题真新鲜,含义丰富有远见;
补习含义多深刻,瞬间志气呈眼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