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楔子工程 > 楔子工程(十五-1)(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当属巧合)

秦倩夫妇婉拒了众多亲朋好友的规劝之后,带着女儿顺利来到了美国。马克没有食言,在长岛给她们找到了一所物廉价美的高档别墅,房屋结构和周边环境都挺符合张军和秦倩的意。出发之前,父母给了一大笔钱,作为儿子移民的资助。他很惊讶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父母居然一次能拿出如此巨额的钱来,而且大部分是现金。于是,他花不少力气把这些钱换成美元分数次转到了自己在美国的帐户上。但是,移民的事并不像他想象那样简单,即使是物廉价美,七开支八花销的也花掉了不老少的钱。接下来还有今后生计要应付,夫妇俩深深感到来美国生活并不十分轻松。

张军和秦倩虽说过惯了优裕的生活,但也明白坐吃山空的古训,所以安下家来之后开始着手找工作的事。

秦倩来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才明白,自己的画作并不像之前感觉的那样良好,而是没有什么销路。于是,她不得不找马克帮忙,最终在一家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中找到了一个职位。尽管工作和薪酬都不太令人满意,不过好歹有个工作,总比那些拿着博士、教授头衔却仍在洗碗端盘子的要好得多了,她内心仍然十分感激马克的热忱。

张军按照预先设想顺利进入了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他不知道这是马克有意安排的结果,以为自己是凭借真才实学进入这个中心的。

马克安排他到这里自有他的打算。这是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与军方关系较密切,它致力于对政府、国际组织、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方面的分析及对它们的影响。而他要张军提供的正是他脑子中的那些军方的资料。

原本马克想安排张军进入东亚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

Policy Studies)。从本质上来说,东亚政策研究中心比较适合张军,它原名东北亚研究中心,而且是布鲁金斯学会一个成立较早的中心,但是它主要从事的是日本经济、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研究,不太符合马克的需求。他感觉在这里没有理由让张军提供中国军方的信息,而且这个中心也没有前者来得气派。马克知道,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都是很讲究派头和面子的,机构大就意味着气派。果不其然,张军对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这个单位很满意。

在马克的暗中运作下,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也装模作样地把张军当作是中国军事专家来对待,让他满足了一下虚荣心。从总裁到部门主任都摆出了热烈欢迎的姿态,中国人要的就是这个,这一点马克是摸得很透了。

总裁专门向张军介绍了这个机构的构成,它分为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两大部分,每一个部门由一名副总裁掌管,兼任该部门的总监或主任,并直接对总裁负责。

“你刚加入我们队伍,先从基层做起,我希望你能够尽快脱颖而出,成为我们这里的佼佼者,甚至替代我的位置。”总裁的几句话说得张军热血沸腾,心里乐滋滋的,恨不得马上掏出自己的心肺奉献给这个机构。

“人家美国人做事就是派头,你看,我头天上班就是总裁接待我,一点架子都没有。”张军看着天花板,没有顾及到秦倩一脸的沮丧。“哎,你说也怪了哈,美国人怎么那么大方,有那么多人愿意为这个机构赠款捐款?每年都有几千万美金哪。要在中国,没有回报没有广告哪个企业愿意做这种贡献哦!咳,这就是国民素质上的差距啊。哎,你怎么不吭声?”他扭头看了看妻子,发现了不对劲。

“咳,我的画家梦算是破灭了,为了这个移民,为了这个张家的后代。”秦倩乜了他一眼。

“哎哎哎,老婆,开心点嘛。我跟你说,画画这个东西是很难说的,好多画家大师都是死了之后才被人发现其画的价值的,比如说梵高,比如说……”

“你是想我死啊?”秦倩转身一把拧住他的耳朵。

“哎哎哎,别吵醒了女儿。”俩人静下来听了听隔壁女儿的房间,没有声音。

“我是说你坚持一下,会好起来的。再说了,当初不是你先提出来要移民美国的么?”

“我还不是看到有那么多你的哥儿们姐儿们移民过来才心热起来的!咳,谁知道会这样,当初我的作品畅销着呢!”

“不是还有我的吗?别着急,慢慢来,肯定会好起来的。睡觉吧。”

张军没有料到,美国的上班可不像中国的机关那样,泡杯茶混混就能过一天的。正式上班后客客气气过了三天,总监兼部门主任约瑟·比利就找他谈话了。

“你好,请坐。”张军一进门,比利很客气。“感觉还好吧?”“挺好。公司好,人也热情。”

比利微微一笑:“今天找你来主要是为了工作上的事。你要知道,美国的工作规则与中国的不同,我们是讲求效率的。根据我们的规则,你要制定一份详细具体的研究计划,一周内提交。我要在向总裁汇报工作时专门汇报此事的。怎么样,没问题吧?”

张军一愣,这个他还没有心理准备。他原本想,总裁或者会专门找他谈谈工作上的事,搞个什么特别的专题之类的。不过现在既然如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他只能说:“好好,行行,没问题。”

“那好,你抓紧时间准备吧。”

张军悻悻地走出总监办公室,这与他在中国上班的习惯,太不相像了。在中国,他怎么的也应该大爷似的慢慢来,比如说熟悉一下环境,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然后再说这事。不是说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么,那也得有点权威的样子吧?不过他脸上没有流露出什么,好歹他也知道这是在美国,人家讲的就是这个,给钱干活。

晚上回家吃完饭,安顿女儿睡下后,他仍坐在沙发上发呆,眉头紧锁。一份详细具体的研究计划,一周提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上午他打了马克的电话,想听听他的意见,请他给自己出出主意,他还是蛮信任马克的。马克的同事接的电话,说是他在中国,过两天有事要回美国。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半夜了,秦倩早已经洗完澡换上睡衣上了床。今天她心情很好,很想等他来亲热一番,没想到等了半天不见动静,于是下楼到客厅里看看。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她感觉不对,一问之下得知是这事,于是微笑着一下子坐在了他腿上,手勾着他脖子说:“这有何难?当初你不是在北京一顿海吹把他们震动过了么,就按照那个思路给他们编个计划,还愁写不出个10万8万字的报告来?”

“对呀,”张军一头想起那次在顺风饭店的事来:“说说中国军事历史,也让世界见识见识中国军事历史的全貌,也不枉咱们费尽心机来美国移民一遭。”

“就是,看你平日里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节骨眼上这么笨了呢?哈哈。”说着用指头刮了刮他的鼻子。张军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精神马上大变样,于是抱着她在沙发上就要做好事。“哎哎哎,你还没洗哪,去去去,洗干净了再说。”说完秦倩一翻身起来顾自上楼进了卧室,他赶紧跑上去进卫生间洗澡去了。

经过三天的忙碌,张军已写好了洋洋洒洒6000字的研究计划书。他仔仔细细审核了一遍,这些都是他打小起跟伙伴们闲聊的话题,信手拈来,从春秋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从理论到实例,从文字到逻辑,很完整。他又审视了一遍,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了,不免对自己的才学洋洋得意起来,岳飞、韩信、孙武、吴起、孙膑、李牧、狄青、项羽、白起……一个个形像从他眼前飘过。

下班时间到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