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盐道 > 喋血(9)

喋血(9)

推荐阅读:

一灯如豆。

远处传来一声鸡叫,接着村里的公鸡此起彼伏也开始打鸣。

“不早了,回屋睡会儿吧。”穆振东说。

两位弟子答应了一声,陈诚桢将油灯端到炕头墙上的土龛里,黄石山把炕桌搬到炕前倚着墙放好,跟师父说了声“师父您也早休息”,两人就退出去回了西里间。

第二天一早,师兄弟俩一人烧饭一人打扫卫生,里外简单收拾了一遍,把饭热在锅里才出门。去镇上备了马匹、干粮,回来的路上经过邻村又把做工的工钱结了。到家时,穆师正好把饭端出来等着他俩了。

用完了饭,黄石山伸手要收拾桌子,穆振东说:“山子,别收拾了,你们准备一下上路吧。”黄石山不听,和师弟一起麻利地收拾了桌子,洗碗刷锅,里里外外看了看,俩人又洗了把脸,给穆师沏了壶茶,这才一起走到师父跟前。

“师父,那我们出发了。”黄石山说。

穆振东起身往外走,黄石山和陈诚桢提了包裹跟在后面。走出院子,两匹备好鞍鞯的马拴在门口的槐树上,两人把包裹挂在鞍桥上,解了缰绳翻身上马,穆振东仰脸叮嘱了一句:“凡事小心,早些回来。”“知道了,师父,您照顾好自己。”两人一抖缰绳,策马而去。

盐镇龙王庙前的广场上纸灰袅袅、白幡飘扬、哀乐震天,时不时的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灵棚里,停放着一口漆黑油亮的大棺材,是秦铁英的灵柩。灵棚两侧悬挂挽联:日月逝如流水,一朝永诀;风云变幻不测,千古同哀。

依照唐仁才的想法,灵堂原本想设在盐务公署里,但按照盐镇当地风俗,客死他乡的人只能在外面搭建灵棚。秦铁英在盐镇没有亲人,唐仁才要求,盐务公署所有人员停止公务参加秦铁英葬礼,并安排下属口头通知了盐镇大大小小各家商号的掌柜。

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秦铁英到盐镇不过半年多,平时不善言谈交际,半年来除了陪唐仁才巡查盐滩和偶尔稽查商队,其余时间大多用在了练功上,所以和镇上大多数商号掌柜并不熟识。葬礼来了这么多人,部分是看着唐仁才的面子到场的,还有一部分人实际上是来赶热闹看光景的。

申时一到,灵棚两边的吹鼓手鼓起腮帮子又吹了一通哀乐,众人走上前去分立两侧,灵棚前让出一道两丈宽的空地来。鞭炮响过,盐务公署文书陈大正走到众人前宣布葬礼开始,唐仁才简短地致悼词后,盐务公署人员和各商号掌柜依次上前叩拜亡灵。

眼见叩拜的人稀稀落落,陈大正看了唐仁才一眼,见唐仁才点点头,就准备宣布起灵,却见人群中走出一个黑衣窈窕女子,径直走向灵位前。陈大正一眼瞥见,不禁叫道:“唐小姐。”唐仁才抬头一看脸色就变了,他抬手正欲说话,“郑记盐号”老掌柜郑培秋一扯他的衣角,唐仁才转脸看,郑培秋满眼怜爱,看着唐仁才轻轻地摇了摇头。

唐燕姝走到灵棚前,一脸冰冷地对着秦铁英的灵位鞠了一躬,直起身转过去背对着秦铁英的灵柩,静静地站在那里。鞭炮不响,哀乐无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唐燕姝身上,陈大正看着她的背影,张了张嘴没说什么,他转过脸去看唐仁才。

“啪!啪!啪……”骤然响起的枪声,把不少人惊得打了个哆嗦。

陈大正和唐仁才也是一哆嗦,回头去看,只见唐燕姝微微仰头,右手擎着一支精巧的小左轮手枪,一缕淡淡的青烟萦绕在枪口。

打光枪里的子弹,唐燕姝右手一垂无力地落在腿边,抬眼看着前上方向外走去,两行清泪流了下来……

眼看着唐燕姝离开了广场,陈大正回过神来,喊了嗓子“起——灵——”,鞭炮和哀乐顿时又响了起来。

有人牵了一驾马车到灵棚前,两个黑衣汉子上前“砰!砰!砰”钉上了棺盖,几个壮汉上前将灵柩慢慢抬起,轻轻地放到马车上。鞭炮开路,乐队在前,白幡紧随其后,纸钱漫天飞扬,龙王庙的一个道童捧着秦铁英的灵位走在马车前,后面跟随着盐务公署人员和一些商号的掌柜,唐仁才、毕洛爵等人扶棺相随,章自元扶着灵柩禁不住热泪滚滚……

-----------------------------------------------------------------------------------------------

没有穿越,没有魔幻,只有铁血男儿家国天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