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寺杏花之寻亲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载誉而归(三)

第二百五十五章 载誉而归(三)

推荐阅读:

的,李氏自动给忽略了。

饶是这样,李氏的话还是彻底点燃了大家的情绪,阮家二老开心的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现在看像阮玉萍的目光和李氏一样,就像是看什么宝贝一样。

乖乖,又是匾额又是地的,单单是凭这两样,以后便没人敢欺负他们阮家。而且,阮家也会彻底成为县里的名人。

这样一来,几个孙女的婚事便不用愁了。就是几个孙子娶亲也是会更加容易。

但是,龚氏却是有些不开心的,玉萍这丫头的运气怎么这么好?明明就是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怎么突然就开窍了呢。

那可是五十亩地啊,羡慕死个人。以后,大房一家就算是什么都不做,收租子就够了。这可是小地主了。

“那村里会不会不依啊,哪里来那么多良田?”

龚氏是不会让大房那么得意的。

这次,根本没轮到李氏开腔,阮家老爷子便道:“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的,你能懂啥?皇上的金口玉言,知县大人也亲自过问了,谁敢不从?”

见龚氏被骂的一脸不好意思,李氏便趁机说道:“爹说得对,知县大人已经通知村里了,想来今天就有人来通知咱们了。”反正又不是她骂人,活该。

“那大嫂,那地你们怎么办啊?”龚氏依旧没有放弃。

按照阮家的规矩,一向是有什么好处便平分的。

闻言,李氏便道:“弟妹啊,知县大人可是说了,这地是皇上的赏赐,只能是玉萍的,不能卖,也不能给任何人。要不然,那可是要下大狱的。”

阮家二老胆子小,一听要下大狱,便道:“嗯,老大家的说得对,这地不能动,就让玉萍丫头种着,租出去也是成的,千万不要卖。”

李氏便道:“是这个理,所以我和玉萍已经商议好了,这地由我们自己种,把之前租的地退了就是了。以后啊,给爹娘的粮食你们都不用给了,我们给就是了。”

见龚氏似乎还要说什么,李氏又赶忙道:“爹,娘,我寻思着玉萍这丫头有了出息,村里时不时的便有人来问。所以,我寻思着要不要办一次酒席,请大伙一起乐乐。”

“好,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定了!”阮家老爷子非常开心,这简直是阮家的荣誉啊。作为外来户,这些年他们可没少受到排挤。

现在好了,算是彻底站住脚了。不但有了地,在知县大人那里也算是挂上了号。

末了,又加了一句:“老二老三家的,办酒席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去帮忙啊。要是被我知道谁只知道吃,却不帮忙,我是不依的啊。”

老爷子很少发话,但权威却在,所以何氏和龚氏赶忙应了,一句话都不敢说。何氏还好,反正这些她是做惯了的。倒是龚氏一脸的不满。

话刚说完,就听到有人在院子外面喊:“大兄弟,阮家大兄弟在家吗?”

众人一听,这正是本村村长何大富的声音。

阮家老爷子的辈分高,因此,村里敢这样喊他的,全村都没几个人。但是,无论辈分如何,村长却是敢的。

“哎,村长,村长快请进,我在屋里呢。”阮老爷子原本已经站了起来,但是转念想了想,只是站着,没有迎出去。李氏见了,便朝阮玉萍眨眼睛。

心道,她这个公公,倒是有些意思的。

对此,何大富也不恼,主动走了进去,看了一眼屋子里的情况便道:“全家人都在啊,呀,玉萍也在。正好,我是来给你们宣布一件喜事的,大喜事啊!”

由于李氏早就说了,阮家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听了村长这话,便知道这事是定下来了,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脸得意。

不过,就是不吭声,就等着村长亲自说出来。

“皇上体恤玉萍丫头得了第一名,便亲自赏了你家五十亩地。县里又派人来说,这地要求必须连在一块,还必须是良田。所以,我来问问你们,可有什么想法?”何大富真诚地说道。

村长这是让他们自己选地?

看着阮家人一脸迷茫,村长便道:“没事,你们选吧,看中哪里就说,我去协调,保管给你们弄下来就是了。”

想了想,又道:“老爷子,这可是大大的荣宠啊!知县大人可是说了,这地不用交税。也就是说,这地以后不管产多少粮食,都是你们的。但是,这地却是不能卖的,这一点你们可要记清楚了。”

这份荣宠,连他都十分羡慕。不过他的话倒是印证了李氏之前说的,这地只能是阮玉萍的,其他人想都别想。

“这样吧,你们先商议一下,商议好了派个人来告诉我就是了。”何大富知道这是大事,一时决定不了也是正常的。

“也好,只是要麻烦村长了。对了,村长,我们明日准备整几桌酒席请村里人乐呵乐呵,还请你带家人来啊。”阮家老爷子顺便将这事说了,到时候懒得去请。

但是,李氏却是准备了一份礼物给何大富的,原本是打算亲自上门去通知的时候再给。

罢了,晚上再去也不迟。

村长一走,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

只是,对于选哪块地,怎么选,却是有不同的意见,且分歧很大,简直是难易调和。

龚氏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且是皇上和知县大人亲自过问的,他们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应该大大方方的去选择一块大而好的地。

她口中大而好的地,自然就是村里最大的地主何老爷家的地。这些年,阮家作为外来户,一直租种他家的地。

这何老爷也是个名声不好的,不但收租的时候极其苛刻,要求粮食必须达到标准,连租子都是租户三,他七,惹得很多租户怨声载道。

现在有了正大光明的报仇机会,她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可是,李氏却有不同的意见,只听她说道:“现在,托玉萍的福,又得知县大人帮助,我们的确有这个能力去选任何一块地。但是,以后毕竟还是要在村里长期住下去的,没有必要得罪人。”

何氏自然是同意李氏意见的,她一向就比较胆小。至于阮家二叔和三叔,一向是没有意见的。

想了半日,阮家老爷子这才道:“我同意老大家的意见,就按照村长的意思去选就是了。反正啊,只要是良田就是了,又何必执着于哪一块呢。”

闻言,阮家老太太也道:“是啊,只要是良田,管他怎么选,总归是我们家的就是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必要非要去得罪人。”

就这样,意见定了下来,阮家老大便跑去村长家说了自家的决定。

等他一走,何大富这才道:“这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啊,这阮家怕是要发达了。”

若是阮家非要强横地选择自己看中的地,那么他有的是办法把他们的名声搞臭,让他们以后在村里生活的艰难。

皇帝亲赐的地又如何,皇帝又没允许阮家人横行霸道,更未允许村民不喜欢阮家人。

但是,现在人家主动让步,他也只好老老实实地去寻找合适的地了。

其实,这地他早就选择好了,那便是村里的大户何绪方家的地。这地说起来也巧,离阮家非常近。

更为关键的是,这何绪方家无甚背景,他出面去协商的话是很简单的事,不过是按照市价赔银子罢了。那银子官府早就拿来了,就放在自己家里呢,随时可以拿出来。

就这样,不过是半个时辰不到,午饭刚过,阮家人便收到通知,让他们去看地,说是已经划好了。

阮家全家出动,村民也一样,没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