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乞活西晋末 > 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

下,而在人心之郑心中有道,信之则有,心中无道,不信则无。此不受外物所扰,亦不因象而变,恰如你我观窗外之草,随风摇曳,其非是草动,亦非风动,而是你我心在动...”

......

“友果非常人,一语点醒梦中人,尽破贫道心中困扰!我看友甚有悟性,与我师道亦颇为有缘,不若入我师道如何?”良久,景轩突然哈哈大笑,手舞足蹈道。他这一高兴,干脆与纪某人呼朋唤友了。

“想都别想!”纪泽满头黑线,一脸郁闷道,“纪某啥了,道长就悟了?得,不谈那些虚的,敢问道长,适才所言弘扬道法之事,不知道长意下如何?”

可惜,景轩并未像纪泽所想那样,因为困扰已去而热心传教,听得纪泽再次催问,他眉头略蹙,为难道:“友相请,又是助我道教之事,贫道自然不该推脱。只是,贫道如今醉心文,委实无心俗务,牵线可以,具体出头操办之事,不若交由我这几名弟子。其中成方尤为精通我师道典籍,于教务也颇有经历,为人又沉稳练达,倒是传道最佳人选。”

你一个道士不传道还搞啥?纪泽这下郁闷了,正欲再行劝,一边的玄逸插话道:“纪居士,老道也与景轩道友一般,无心传道之俗物,只愿在此乐峰道观修道炼丹,洞察象。居士若有所需,老道坐下弟子谷丰当可率其余弟子,为居士尽上绵薄之力。”

纪泽一愕,抬眼看到玄逸目光中的那一份睿智,不由面色微红,这种玩老了传道的老道士,对人心的明悟怕是不亚于那些官场老油条,定是看透了纪泽不愿麾下宗教势力一家独大抑或太过团结的心思,故而以退为进,明智做出了利人利己也利于弟子们前途的选择。

心思电转,纪泽笑道:“既如此,纪某不好强人所难,只是,纪某希望聘请二位为我华兴学宫客座教授,盖因学宫将有一课目为文学,他日或有学生来此观测文,届时还望二位道长不吝指教。”

见景轩与玄逸点头答应,并有离去让位给弟子们交谈的意思,纪泽忙道:“道长不忙走,我对传道尚且另有想法,希望贵道教义因地制宜稍作调整,还请道长参详一二。来来来,先看看纪某这本拙作,呵呵。”

话间,纪泽一个示意,随行的向栋从包袱中取出几本一样的书册,分送给厅中一应道士。册子封面,赫然注佣封神榜》三字。这是纪泽为了治下推广道教一事,挖空心思抽空编撰,以明朝的《封神演义》为模板,融入自己熟知的一些神话故事,乃至后世一些合理的宗教信条,并以太上老君为核心改编的一个中国神话故事集。

纪泽自然不是闲的蛋疼,想做西晋的玄幻家,而是要给尚处朴素甚至混乱阶段的道教润色,以给治下各族百姓们一个源自华夏的、扬善诫恶的、明确系统的宗教信仰和心灵依托,须知西方人全球殖民之时,宗教可是素来冲在第一线的,而在华兴府治下,州胡夷人依旧在可劲信奉着他们那个代表民族传统的兽神呢。

必须,历经东汉末的太平道之乱与三国的五斗米教衰落,中原的宗教屡遭打压,魏晋时可谓一盘散沙,外有尚称“胡教”的佛教传入,内有诸多宗教各树旗帜,太上、鸿钧、土地神、山神乃至莲花老母等等各有信徒。即便源自张道陵嫡系的师道,此时充其量只是最大的一处山头,且是分支众多、管理混乱、为人诟病甚至屡有劣迹的山头。

其实,从统治角度讲,纪泽的地盘若在中原,他定会对混乱的宗教信仰乐见其成,可他是在各族林立的海外,辖下汉民也是来自南地北,出于文化认同和各族融合的考虑,他迫切需要弘扬一种力度足够却又不至威胁世俗政权的宗教信仰。

显然,此时华夏的本土道教尚还不够满足纪某饶需求,他希望修改完善,这本篡改版《封神榜》正是他抛出的一个引子。其中,明确蕴含着神已归、世间无神、至高神唯一以及多神共存等等利于华兴府统治与扩张的宗教思想。只不知,这群道士会否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