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振大明朝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商议陕西的问题

第三百四十一章 商议陕西的问题

推荐阅读:

们吃上饭。有了力气,才能够去干活。所以,没有粮食,想做什么都是空谈。朕看了范景文的奏折,陕南那边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受灾的情况也不是那么重,再加上红薯的推广种植,陕南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饱,还算安定。可陕北这边旱情十分严重,百姓们吃不上饭已经不是一两的事情了。”

到这里,朱友建向众人环视了一圈,加重了语气:“再加上部分地方官尸位素餐,不把推广种植红薯当回事,赈灾不力,眼看着百姓将当作种子的红薯还给那些富户,充作租金而没任何反应。就算百姓偶有留下的红薯,很多也都被他们当做充饥的口粮给吃了,根本没能按照朝廷的要求将红薯种下去。朕看这也是陕北灾情越发严重的一个原因。故而朕以为,还是要从朝中选派一些官员过去,亲自督导,以保证陕北的百姓们能够安心从事生产,并且按要求种植红薯,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这是要从朝堂上派督导组了,这并不是对范景文有什么不信任。他的能力是没任何问题的,不然陕南也肯定会跟陕北一样,早就出乱子了。能把陕南治理安抚好,这足以明范景文还是很不错的。可他终究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再加上陕北那边的情况又很复杂。而孙传庭的重心又是放在平乱上,也根本分不开身去抚慰地方。

若是从朝中选派几个人手过去,进行督查指导,这也可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对此众人自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大家又齐齐地向朱友建躬身道:“伏惟皇上圣裁!”

“好,既然都没什么意见,那吏部就与户部工部外加都察院一起,拟定一个名单,从各部之中选派八九个人,这些人要熟悉民情,对农事也要了解,不要过去后瞎指挥,不懂装懂。对了,这个巡查督导的队伍还得有个主导的人。唔——朕看左佥都御史倪元璐还不错,上次朕在济南赈灾的时候,他就干得挺好。嗯,就他吧。由他做这个主使,宣抚地方,要尽快把陕北的情况给安定下来。”朱友建根本没给众人反应的时间,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给安排好了。

什么都是您了算,那今还叫我们大家都来做什么?只是为了让我们看看皇上您这是有多圣明吗?从众臣进来伊始,除了孙承宗还发了几句言之外,剩下的几乎全都是朱友建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大臣们除了应几声以外,似乎全程都在看戏。所以有些人这时候心里已经开始在默默地吐槽了。

不过朱友建这会儿可没管大臣们心里怎么想的,现在他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尽快把陕西的情况处理好,不能再闹出什么乱子了。更何况他知道这些事大臣们肯定不会反对,更不会跟自己扯皮,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一言堂的情况。

不过很快,就有人打破了这份沉默——户部尚书郭允厚见朱友建不再安排,出列奏道:“皇上,臣以为如今有关陕西的灾情,最重要的一环还在于粮食。不仅是赈灾需要粮食,自救亦需要大量的粮食。”

对于郭允厚的话,在场众人都想吐槽:你这的不是废话吗?我们谁不知道陕西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从哪弄出来粮食?你身为户部尚书,不得赶快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反而在这里继续重复这个问题,又有什么用?

不过郭允厚似乎没有感受到同僚们的目(吐)光(槽),依然很淡定地:道“可遍观整个陕西,却是一粒存粮也无,现今全靠朝廷拨粮救济。但国库现在也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臣与户部诸臣工这几日殚精竭虑,也只堪堪凑出了十万石粮食,真的是杯水车薪,实在解不了陕西之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