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旁门小派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中陆路

袁鸿信和任家悬、林宏三位赶到静海村时,已是两日后。

静海村海风轻柔,早年碰上大风,常常屋毁人亡,是以静海村民每年都上秦阳观祈求仙人设风云雷雨山川坛,祈福禳灾,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

这儿的屋舍较郡内不同,多以石头堆砌,据村民,石头堆砌的屋子厚实,也是海边村落常见的建筑。

“仙人,就是这了。”

村长将袁鸿信一行引到一处石厝院落,院落中披麻戴孝的死者亲属正扶着两具棺椁哭哭啼啼,见到三位身着靛色道袍的年轻道士,当前一人更是英气逼人,便知是仙冉了,纷纷行礼。

袁鸿信依例开坛做法,二位同门在旁诵经炼度,一顿操持后,已是月挂枝头,亲属连忙星夜抬棺上山下葬,暂且不表。

“余老头,你来信事有蹊跷,究竟怎么回事?”袁鸿信口干舌燥,端着大碗咕咕地喝着茶水,静海村民每年渔获缴纳颇多,近十几年来更是少有海难发生,此次海难当真蹊跷的很。

这被唤做余老头的老者正是静海村村长,他深深叹了口气,道:“此事当真古怪的很,自从五日前变后,孙家兄弟前往自家海域捕鱼,没想到方才出海不久,就触礁沉船,我事后与同村渔民前往探查,发现海水似乎,下沉了不少……”

“水位下降?”林宏和任家悬对视了一眼,袁鸿信微微皱起了眉头,他们三人虽不是渔民出身,却也知涛之起也,随月升衰。

朝涨为潮,夕涨为汐,就算如此,大部分时候海水也是平潮状态,断然不可能出现水位下降的情形。

“除非,和这次变有关。”袁鸿信看向了空,这次变可谓旷古绝有,跟随在王亦青身边日久的袁鸿信,闲暇时也颇爱研读书籍。

他曾翻阅《沥水郡志》,其内记载灾大多与风雨有关,鲜有干旱洪涝之事,更别提这如同末日一般的变了。

“袁师兄,看来此次还需去事发之地看看,才能断论。”林宏出声提醒道,仁家悬也朝袁鸿信点零头。

“余老头,带路吧。”袁鸿信放下大碗,微微捏紧了拳头,经过两个多月的修炼,他已突破到了炼气五层初期,修为上的增长,让这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信心倍增。

如今的他若在先前的秦阳观,已有资格出任长老之职,不过每每想到器阁阁主梁元正,还有宗门内最为年轻的护法,都让袁鸿信暗暗在心中比较。

自己还是差得太多了!

三人在余老头的带领下,顶着夜风,一路穿行在碎石铺就的村道上,乡下人睡得早,也没有余钱财添置省油灯,一片黑灯瞎火,偶有稀碎的犬吠响起在柴门之后,倒也这处村落添了些烟火气。

“到了,这里便是孙家拥有的海域,他们平日里就在此往前十里地捕鱼,家里原本有两艘渔船的。”余老头佝偻着背,提着红灯笼,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处浅湾,湾内仅停泊着一艘破旧的渔船,腥味扑鼻。

袁鸿信三人前往岸边,各自掐了个夜明咒朝空中一指,顿时方圆十丈内有如白昼,余老头看着眼前如同神乎其神的一幕,口中大呼:“仙家法术,这就是仙家法术!”

海面上暗流汹涌,偶有惊涛拍浪之声,海水和际连在一处,似乎将夜的黑也沾染上了一般,黑得令人心慌,恐惧。

“袁师兄,快看!这海水似乎还在下降!”任家悬蹲下身子,看着不到片刻前还在身前的渔船,顷刻间居然向后退了一寸多的距离,不禁喊了起来。

“这速度居然如此之快,恐怕到明日,前方都将成为陆地了,”林宏也是大感惊讶,在这种自然伟力面前,哪怕他如今修晾,也依旧生了渺之福

果然古怪啊,这次变看似已经过去,可现在看来好像才刚刚开始啊,袁鸿信心中越发凝重,“先回去吧,明日再来瞧瞧。”

四人一同回村,三位同门在死者亲属安排的屋舍中暂且住下,一夜无话。

翌日,当师兄弟三人再次来到这处浅湾时,已经被此处的景象震撼了,只见昨夜本该是陆水分界之地,此刻果然成为了陆地。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其上更有许多不知名儿的鱼,侧着身子呼吸渐慢,显然已处在濒死边缘,而最快活的当属静海村的村民了。

他们可不管什么变,一个个拖家带口带着自家编的竹筐,开心地在沙滩上拾起了鱼来。

“去前面看看!”袁鸿信当先一步,朝人群处跑去,有人见仙人过来,纷纷散了开去,一个个用满含敬畏的眼光看着他们,生怕唐突。

穿过人群,再朝前看去,袁鸿信心中更是凝重了,这海水下降的也太过可怖,入眼可见的只有土地,大片的海中陆地,而且三人还在不停地朝下方而去。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终于在百里之外,重新见到了海水,没想到一夜之间,海水竟下沉到这种地步!

“袁师兄,快看!那是什么!”袁鸿信顺着林宏手指的方向,在前方一里之外,似乎有一条宽约丈许的路?

的确是路,一条蜿蜒先前不知多少里的海中陆路,极目远眺,也只能看到似乎在很远的地方,它依旧存在着。

“任师弟,你速速回宗,向王长老通报此事!林师弟,你回村中准备数日斋饭,我在此处等你!”

袁鸿信立即下达了指示,在他看来变降下,要么是祸,要么是福,前方既然出现这条陆路,不前去探索一番,岂不可惜!

“是!我等去了!”二位师弟抱拳行礼,结伴离去,袁鸿信则上了孙家那艘依旧还海岸边摇摆不定的渔船,钻进了船舱。

这条路究竟通向何方啊?袁鸿信被贯舱而来的海风吹得眯起了眼,搜肠刮肚地回忆郡志上的记载,始终没有印象,“没听过南边还有海中陆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