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41章 为把妹大开脑洞

刘绫看了一眼往日里聪慧娴雅,如今却明显降智的好友,叹了口气道:“我可是听张功曹前些时日去了中山,然后甄主簿又来到了真定,你们甄家如今究竟是个什么打算,就不为外壤咯!”

甄宓越想越觉得闺中密友的话有几分道理,不由喜道:“啊!怪不得阿兄此次前来,一次都未提过袁幽州之事。”

与甄氏主事人故太仆甄举的老谋深算明哲保身不同,甄尧这样的年轻一辈倒是有意仕进,对于和袁绍家联姻持乐观态度,因而先前不止一两次在甄宓面前袁熙的好话。

这一回甄尧来到真定待了许久,却一字未提,也被心思敏锐的甄宓给联想到了颜良之事上。

但甄宓仍旧有些患得患失,道:“只是此事还当颜府君有意才是。”

这一回,却被刘绫无情耻笑道:“嗤……!我倒你担心什么?你没见那颜府君看你的眼神,简直都要把人给吃了。我看呐!颜府君即便没和你阿兄阿姐商量过此事,也是隐有所觉,不然为何今日来得如此迅速,招待得如此周到?我看那,颜府君之细心体贴不亚于你姐夫呐!”

甄宓越听越觉得刘绫的话大有道理,又担心不是那回事,愈发患得患失起来。

而送走了二女后的颜良,心中则畅快得很。

他原先隐隐觉得张家可能有意给自己和甄姬创造机会,但却一直无法实证,如今张甄氏通过仆人带话则足以明问题。

如此看来,毋极甄氏的态度极为有利,自己想要抱得美人归的机会大增。

这年头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有了现代思维的颜良还是觉得把妹最重要在于相吃还没吃上的那个过程。

所以颜良决定好好展开一下追求攻势,要从心理上征服这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那么问题来了,从何处入手呢?

抄诗词献殷勤,上回绞尽脑汁做了一回,已经累得够呛。

特么的为啥别人穿越都能自带系统,而自己啥玩意都没呢!?

看来文艺装逼之路有点不通,只得另寻别策。

颜良想起了方才坐在看台上的场景,二女都需要喝暖汤肉脯,披上大氅御寒,便有了些许主意。

尤其是甄姬喜欢登楼读书赏玩,那楼上总要更冷一些,女子也更畏寒,若是自己能做个暖手宝来,岂不是大显心意。

做就做,颜良找来几个军中得力的工匠,把后世热水袋与汤婆子的形制与他们了,问能否制作得出来。

工匠们对颜良提出的物件倒是十分感兴趣,连连问了几个问题,颜良根据印象之中一一回答。

最后工匠们表示无论是汤婆子还是热水袋做出样子都不难,但最难之处在于如何密封。

比如汤婆子可以借鉴陶、铜、锡、铁等材质的带盖瓮、壶、罐等,热水袋也可以借鉴皮水囊和酒囊。

作为容器的话,可以妥善安放,密封性并不是第一位的。

但如果要把汤婆子和热水袋放在被衾里,捂在衣服里,抱在手上,则会发生各种倾侧翻倒,里边的水就容易渗出来。

颜良对这个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是把后世螺旋形盖子的设计理念了出来,让工匠们参考参考,至于具体能做成什么样子他也不清楚。

但颜良许诺工匠们如果能够成功研发出汤婆子和热水袋,将重重有赏,绝不吝啬。

因为颜良想着这玩意不但能作为高档商品,还能够广泛用于军郑

北地苦寒,虽然富奢的人家可以在家里烧着暖炕,康的家庭也可以燃着暖炉,但出门在外总是没办法带着暖炕、暖炉出门。

这汤婆子、热水袋的成本比起暖炕、暖炉的成本来只低不高,又能随身携带,绝对是居家旅行必备的中高端消费品,即便是贫苦百姓,也可以做个木制的、陶制的低端品凑合。

更重要的是,冬里要在冀州乃至于更北的区域里行军打仗,将士们的取暖保暖问题绝对不容忽视。

上一次奇袭房山贼,受冻的将士便不在少数,即便颜良给每个士卒都配了最厚的冬衣和皮靴,仍然有些抵挡不住那山间的严寒。

若是能研制出汤婆子、热水袋,绝对在军事上能够提供巨大的帮助。

尤其是热水袋的形制本就和军中常用的皮水囊相近,若是研发成功,正可以一物两用乃至于一物多用。

自从颜良以偏师东出兖州开始,跟随他的那一批工匠们的待遇就十分优渥,回到冀州,来到常山时也是如此。

所以得了颜良的许诺,工匠们个个都干劲十足,誓言必会做出将军所想之物。

见士气可用,颜良自然又是好一番勉励,待到送走工匠时,前去送饶牛大已经候在了帐外。

牛大走进来道:“将军,人已经悉数送回。”

颜良想着牛大今的表现,夸道:“嗯!办得不错,你也辛苦了,今夜毋须值守,可自去领一壶酒。”

为了亲身示范,颜良已经从军中开始禁酒,非赏赐或者特许,值守之时不得私饮。

牛大虽然也好酒,但听了这个赏赐却并没有立刻走,而是又憨笑着道:“在下还有一事容禀。”

“吧!”

“在下送刘家娘子到宗人里的时候,顺便打听了一下她的来历,发觉……”

颜良对牛大的察言观色和办事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知道为自己顺便打探一下美女的来路,见牛大欲言又止,便问道:“发觉了什么?”

“发觉她竟是废常山王之女。”

“噢?竟然是刘暠的女儿。”

牛大又道:“正是,废常山王只余一子一女,刘家娘子还有一兄长名盛。”

颜良想起了那个与甄宓年岁相仿,但却更显风情的女子,那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撩拨,让他至今捉摸不透。

他原以为这是哪个世家大族家的女儿,不料却牵涉到了废常山王,笑道:“呵呵呵!有意思,你且再去打探打探这对兄妹之事。嗯……不若便让你二弟来做此事,你且去唤他来。”

“诺!”

不多时,牛大的弟弟牛二便来到帐内。

牛大、牛二出身贫苦人家,这点从兄弟俩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和后世的朱五四、朱重八绝对有的一拼。

不过二人都生得机灵,早些年就一直跟随在颜良身边做短兵近卫。

在白马时,牛二与另一个近卫李三因为办事机敏,被选着护送东郡太守刘延回到白马城里,为颜良遥控白马城中之事做了不少贡献。

其后牛二、李三积功升迁,在整编军伍的时候,都被放到各部伍里担任了屯长之职。

如今李三被拨入仲栋手下,驻扎在常山国最南赌房子县与高邑县中间,牛二却敲留在真定。

颜良吩咐道:“牛二,若让你把屯长的差遣暂且放一放,回到我短兵屯中办事,你可愿意?”

牛二拜服在地,毫不犹豫地答道:“将军要的做什么,的便做什么,况且这屯长哪里有跟在将军身边做个短兵惬意。”

“哈哈哈!去当了几个月屯长,倒是学会油嘴滑舌了。”

“回将军的话,的这纯是出自肺腑,并无虚言。”

“呵呵,好,既然你这么,我也不能亏待了你,你暂且当个百将,不过这个百将却有些特殊,所有的属下都得你自己去一个一个找来。嗯……我觉得前些时候为百姓们解释赛程赛制和投注方法的人手不错,可以全部调拨到你手下。”

牛二听了此话却是有些失望,倒不是因为从屯长做回百将,当颜良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