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63章 官二代

第363章 官二代

推荐阅读:

些他的事迹,其人深受蔡中郎赞赏,更蒙蔡中郎赠书数车,可谓是年少成名。”

崔钧笑道:“不错不错,走,我带你去结识一下此间王仲宣,若无意外,还能认得些旁的人物。”

崔钧隔着柴门高声叫唤道:“王仲宣,莫要光顾着饮酒,且来招呼下客人。”

屋内王粲正思忖着伙伴们的问题,突然听到门外有人高声叫唤,不免吓了一跳,忙站起身来出门查看。

另外几人也面面相觑,不知这时候会有谁来访。

不过王粲皱着眉头出去,却笑嘻嘻地回来,跟在王粲身后为首一人大家都认得,众人连忙起身行礼道:“州平先生,原来是州平先生来了。”

崔钧的父亲崔烈与堂内各饶祖父同辈,甚至在资历上也非众饶长辈可及。

而崔钧年过四十,曾出任西河太守,比众人也要长了一辈,虽然为人洒脱没什么架子,可大家也不敢轻忽。

崔钧环目四顾,发现屋内几裙是把在荆州的官二代精华都集齐了,也心道不错,倒是不用一个个去寻了。

崔钧此来乃是存了目的而来,所以只是简单向众人介绍了一下颜益、陈靖的姓字籍贯,并未言及他们的来历,当下颜益、陈靖也与众人一一见礼。

待众人重新安排好座次坐定之后,崔钧问道:“方才我在门外听着里边热闹得很,不知诸君在议论些什么呢?”

王粲早些年在雒阳时,就随长辈拜见过崔钧,与崔钧较熟,答道:“我等正在议论近几日坊间的传闻,却不知州平先生此来有甚要事?”

崔钧却并未回答,只追问道:“坊间传闻?我方从城外而来,却还未听闻,你等且与我,都传了些什么?”

王粲、裴潜等人便一五一十地把他们从各处里坊酒肆里批发来的传言与崔钧一一了。

崔钧与颜益、陈靖三人虽然知道庞统、徐庶等人造谣传谣的计划,也知悉一些内容,不过从众人口中听来的版本又已经变了数变,比之庞统、徐庶等人初创的版本更加真假难辨,显然经过了无数热心吃瓜群众的添油加醋。

这年头虽然没有微信、微博,不过人们闲来无事便是在街头巷尾议论这些道消息,谣言的传播扩散一点儿也不慢。

听着这些经过艺术加工后的谣言,崔钧心中暗暗发笑,面上却得强忍着,一本正经地道:“州府众臣属本就各有政见主张,助谁不助谁,哪个与哪个有故交,汝等议论议论倒是无妨,然有些事关国本的话题却要慎重,以免惹祸上身,汝等可知晓?”

被崔钧这么一教训,虽然众人心里未必认同,至少表面上都恭恭敬敬地表示受教。

崔钧也没想摆出长辈架势教训他们,他真正的目的在于下面一番话。

“不过刘望之之事我也已经听闻了,刘彰嗣素有名望,敢于犯言直谏,不想竟然被构陷交通曹贼,简直荒唐至极,我料刘牧定然为人所蒙蔽,我等万万不能坐视刘牧犯下大错。”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然也,因言获罪,岂不令下士人寒心?岂不闭塞了贤臣进言之途?”

“然也,黄、鲁二生何辜,刘彰嗣何辜,若不能救之,殊不知日后会不会轮到我等。

“眼下州府之中鱼龙混杂,奸佞人充斥其内,我等自当助刘牧驱除出去。”

崔钧见人心可用,不免心中暗笑,道:“诸君所言不差,我方才去见了子叔公,子叔公亦是这般意见,更修书一封,让我去太常公处陈情。”

听闻此言,就连几人中最为老成持重的司马芝也道:“若能求得太常公一言半语,定可保刘望之无事也!”

行事最为洒脱的裴潜则道:“我等自当随州平先生一同往谒太常公,恳求太常公在刘牧面前分。”

蔡睦、士孙萌等人也纷纷附议,显然对于崔钧愿意带他们出头很是乐意。

崔钧道:“汝等若愿与我同去自是最好,不过,此事若能圆满解决,却还需仲宣多费一番心力才是。”

王粲被这么一,略带疑惑地道:“我?”

崔钧捋须笑道:“是了,便是仲宣你了。”

PS:晋人张华《博物记》曰:“初,王粲与族兄凯俱避地荆州,刘表欲以女妻粲,而嫌其形陋而用率,以凯有风貌,乃以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