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51章 交际花成就达成

“他颜良想要干什么?!竟然如此放肆!”

“要知道我可是并州之主,他一个常山国相竟然派人堵住我营盘?”

“这赵国郡兵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听他颜良的?”

“还有这陶升不是舅父派去常山制衡颜良的么?为何也听他颜良呼来喝去?!”

“来人!给我把堵在门外的人尽数赶走!”

“尔等平日里不都号称敢战能战吗?为何都不话了!”

当王淩赶回并州兵大营的时候,高干还在帐中发脾气,夏昭、邓升等一众将校俱都默默侍立在旁,无人敢轻易接茬。

王淩在大帐前深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下心绪才入内。

高干见到王淩回来,立刻问道:“彦云,那颜良怎么?”

王淩顿时就眉头一皱,心想你当着我的面直呼颜良名讳,这也太过失礼了吧?颜良虽然对你多有不满,但好歹也敬称一声高并州,两相比对高下立牛

王淩答道:“颜常山言,之前贼人突然发作,附近的兵马担心我并州营地遭袭,故而陈兵以为呼应,如今贼事稍定,这些兵马立刻会离去。”

高干闻言稍稍宽心,他先前已经有些后悔听了张燕的怂恿,提兵来到虎头山下,更十分担心颜良那莽夫真个会作出什么对他不利的行为来。

“颜常山还有什么么?”

王淩很像当面质问高干,但想了想颜良的嘱咐还是放弃了这个年头,只道:“颜常山对我军昨夜未能出兵阻拦贼人逃逸多有诟病。”

高干顿时顾左右而言他道:“我军立营未稳,实不宜轻动,我不是听常山兵已经击败了贼首张燕么?即便跑掉了些,也无伤大雅!”

王淩深深看了高干一眼,仿佛想要看穿他的真实想法,而高干竟然不敢与王淩对视,竟避开了目光去。

王淩内心一叹,道:“颜常山让我转告使君,贼事尚未完全平息,恕他不能亲来拜谒。”

高干冷哼了一声,仿佛对颜良不来见他有所不满,不过心里也微微安定,想着这厮向来蛮横无礼,不见也罢!

这时候,帐外校来报,营地周围的赵国郡兵与常山典农已经撤走。

高干便道:“既然他常山兵足够应对贼人,我等留在此处也不受待见,那便不夺人功劳了,这便拔营回晋阳!”

且并州人离开黑山的速度可要比来时要快得多,当时前路未卜,加之将士也不乐战,往往走走停停,一也前进不了多少路。

离去时那就不一样了,听闻可以安全返归,人人都有了动力。

当他们来到沾县与涅县交界处时,张临与张方带人前来拜谒。

在下山前,张燕已经与二人明了与高干之间的约定,并称让孙松代为引见。

虽然孙松在逃亡过程中走失,不过二人此刻走投无路,往北与往南的道路都被常山人封锁,只得前来寻高干相助。

高干依旧撇开了旁人,私下接见了二人。

“二位张郎,需得告诉你们一个噩耗,飞燕寨已经被常山兵攻破,张……张将军也战殁了。”

由于道路断绝,二人此刻还不知张燕已经败亡。

当高干把这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二人都惊呆了。

在短暂地呆愣之后,张方顿时放声大哭,张临也是悲痛不已。

好不容易待二人哭过,高干道:“二位此次突围而出,身边还留有多少部众啊?”

二人虽是带了三千人下山,不过先受阻截又被追击,逃得狼狈不堪,如今跟随在身边只有千人不到而已。

然而面对高干的询问,张临却长了个心眼,如今张燕已经败亡,若是自己二人势弱,指不定会被高干被扣押吞并,必须要得实力雄壮一些,让他也有个忌惮。

张临道:“我等如今还有千余人,稍稍收拢失散的部众后,可有两千余人!均在二十里外待命,随时可以杀回黑山!”

其实高干还真有那么些心思,先前答应张燕前去接应无非是看重黑山贼的力量。

眼见颜良独自拿下张燕,他却空走一趟黑山,除了剿了几个山寨外别无收获,让他也十分不甘。

见张临、张方二人前来,他倒也想过拿下二人,好歹也是贼帅之子,可以充数。

但听闻他们还能调度起两千人,便打消了这个念头,逼急的兔子还会咬人,若是这时候再打上一场那就得不偿失了。

高干道:“二位张郎如今可有什么打算?有没有去处?”

张方如今还在悲痛之中,口不能也言,一切都是张临了算。

张临道:“我等或北去戍夫山投奔我叔父,或南下鹿谷山投奔杨校尉。”

高干却摇摇头道:“此去戍夫山与鹿谷山都路途遥远,汝等人困马疲,岂耐久行?涅县以西有羊头山,不若汝等暂时往彼处安顿,我亦可以供输一些粮秣,助汝等渡过难关。”

二人如今也的确如丧家之犬般,既无去处又缺粮秣,若想要往北或者往南只有一路打劫过去,那样势必会与高干的并州兵发生冲突,非是善策。

张临略一思忖便答应了下来,道:“在下谢过使君援手之恩。”

二人约定好后,便告辞离去。

高干以为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既招揽了黑山余部,又不至于担上纵容贼饶恶名,不过这一切却被有心人看在眼里。王淩虽然并不统兵,但手下还是有一些得用的扈从。

他遥遥听闻高干帐中传来哭嚎声便心生疑虑,然后遣扈从四处打探,果然发现有陌生人进出高干的营帐。

在张临、张方离去时,扈从更暗中窥视,看到了为首二人是两个神情狼狈,表情悲痛的少年,像极了亡命逃窜的黑山余部。

这些事情更佐证了王淩心中的疑惑,脑补出真相的他不由气愤填膺,不能自止。

王淩觉得高干的言行已经突破了他的底线,不愿继续虚与委蛇,回到太原后便告病辞去了别驾的差事。

更不愿留在晋阳惹人嫌,而是直接回了祁县家中闭门不出。

此皆是后话,暂且不提。

——☆——☆——☆——

时间稍稍往前推一些,回到一个月前,也就是建安六年,五月初的襄阳。

颜益在一月底随颜良去到上党,然后混在商队中南下辗转来到荆州。

在荆州盘桓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颜益交际花属性拉满,到处结交荆州名士,南下士人,又拜谒了荆州牧刘表与刚刚从豫州来到荆州的刘备。

虽颜益并不能代表冀州和袁大将军,又只是以游学为名前往荆州,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代表颜良而来。

故而刘表也对他颇多礼遇,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了他一面。

这段时间里,颜益待人接物的水平迅速提升,在面见刘表前也提前做了不少功课。

见到刘表时,他便投其所好,颜良听闻荆州在刘表的治下文教大兴,堪称中州乐土。

受此启发,颜良也感念冀州学风败坏,所以延请名师修建六山学院,欲要振兴冀州文教。

此次遣他来荆州游学,一来是拜谒刘表,二是来借鉴一下刘表在荆州的文教事业以为榜样。

刘表听闻后果然十分高兴,当着颜益的面狠狠夸了夸颜良力抗曹操,挽救危局云云。

又他刘表始终与冀州袁大将军站在一个阵营,虽然去年因为南边长沙张羡作乱,没能派人北上支援袁大将军的讨逆大业,不过今年缓过来了,这不正派人攻打南阳北部曹操控制的诸县么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