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51章 交际花成就达成

第451章 交际花成就达成

推荐阅读:

颜益也顺着这个话头称赞了刘表果然是汉室宗长,为子所重,振兴汉室当仁不让。

总之,一个老狐狸与一个狐狸之间相谈十分融洽。

颜益顺势向刘表提了个要求,请求刘表派些有德儒士与他一同北返常山交流学问,比如南阳宋忠、颍川邯郸淳、安定梁鹄之流。

对于这个请求,刘表倒是没有答应。

一来宋忠、邯郸淳、梁鹄都是刘表十分看重的人物,尤其宋忠出任五经从事,在荆州地位相当于昔时雒阳的太学博士。

二来刘表自认为与袁绍身份相当,比颜良自然高出一大截,双方私下联络下感情自然无妨,若是跳过袁绍与颜良公开往来,既不好看,也跌身份。

当刘表推荆州的儒士高人都是他刘表的客卿而已,即便是他刘表也没办法指派他们做什么不愿意做的事。

刘表的反应也在颜益的预料之中,他也并未沮丧,而是道那他愿意出名相邀,若是这些儒士答应,还请刘表放校

对此,刘表倒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一来显示他有气量,二来他也不相信颜益这个毛头子能动宋忠等人北上。

刘表却没料到,颜益这头狐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请什么宋忠、邯郸淳,拿此些名士辞只是运用了《论语》中的一种战术。

“弱其上,得乎其中;弱其中,得乎其下;弱其下,则无所得矣”。

当刘表拒绝了颜益派遣宋忠等人北上交流的时候,再面对颜益要自己去游就不会再拒绝了。

而颜益的目标本就放在崔钧、庞统、王粲、徐庶等人身上,这些人虽然不受刘表重用,但若颜益一开始就请求刘表让他们北上常山,刘表肯定会心生疑虑,不定还会暗中阻扰,绕一下弯子再,那就显得顺其自然了。

有了刘表的首肯,颜益便努力发动三寸不烂之舌,公然游荆州本地士人以及中原士人北上“交流学问”。

对于颜益的游,年长一些的人物大都持审慎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北方情势仍旧不明朗,尤其是去年袁曹官渡大战,袁败而曹胜,局面并不容乐观。

而年轻人之间则多有意动者,他们有的是不被刘表重视重用,有的是仰慕颜良力挽狂澜的风范,有的为颜益描绘的常山盛景所吸引,有的本就家在北方,起了思乡之念。

最终,在荆州盘桓了两个多月的颜益自觉顺利完成了任务,启程北返。

南下时,颜益带了不少诸如良马、皮裘之类的北方特产,还带了不少金玉财货,南下后仗义疏财尽数花费一空。

回程时,则换成了不少书册,其中一部分是从当地市肆所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颜益与诸多伙伴们从太常赵岐处抄录的着作与藏书。

更重要的是,颜益还带了一群人北上。

这些人中,除开崔钧较年长外,其余大都只是二十来岁。

崔钧本就是冀州人氏,原本的历史上他南下荆州后就再也没返归河北。

这其中当然是有缘由的,当年袁绍为何进谋划召董卓入雒阳,最终导致社稷倾颓,其父崔烈先遭牢狱,后身死长安,崔钧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十分鄙薄袁绍,他不愿回河北为袁绍效力。

但这次颜益一直在他面前提及河北风物,更常山如何如何有新气象,也不免激起了崔钧的思乡之念,这才答应北上。

王粲虽是刘表同郡后生,又出身名门,但因为长得丑而被刘表歧视,只是偶尔叫他做做笔杆子,早就满腔怨气。

受到颜益的邀请劝,自觉得到了许久未有的被重视感,于是与其余几个有同样境遇的官二代士孙萌、裴潜、司马芝、蔡睦一商量,便一同结伴北上游历,看一看被颜益吹嘘得与众不同的常山风物。

徐庶、石韬、孟建、刘廙、陈靖等人自不消,他们在营救刘廙之兄刘望之时便与颜益结下了深厚友情。

刘廙兄弟受刘表迫害,本就打算逃离荆州,既有颜益鼎力相邀便欣然而往。

徐庶、石韬、孟建俱都出身寒门,在刘表处更无出人头地的机会,又与颜益气味相投,还有刘廙帮着打边鼓,便都答应一同结伴北上。

陈靖本就因不满曹操而离家游历,原本他想再看看荆州之主刘表与同样西来的刘备。

但刚来到荆州就见识了刘表迫害刘廙兄弟的事情,心里膈应得很,又对数次被曹操击败的刘备有些失望,便也答应了颜益的邀请,去见识一下正面击退曹操的颜良是何许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