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530章 忠于社稷百姓

第530章 忠于社稷百姓

推荐阅读:

田豫被这么一问,下意识地答道:“我自是忠于鲜于将军,也忠于今上忠于朝廷。”

颜良微笑道:“忠于鲜于辅?长史之任向由朝廷所为,鲜于辅安能私相授受?忠于今上终于朝廷?田君可有受过朝廷文册,陛见过当今子?”

田豫被当面一噎,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莫他这个渔阳长史,就连鲜于辅的渔阳太守都是郡人拥戴而自为之,其后才得曹操授命为建忠将军和左度辽将军。

鲜于辅倒是在官渡之战时南下拜谒曹操,但根本就没去许都陛见子,就被曹操授为左度辽将军,也给田豫带回了渔阳长史的正式任命。

颜良见他不答,继续道:“如今朝中有奸人作祟,把持朝政侵凌子残害忠良,子之令不出宫门,故太尉杨公身受诬陷,虽下狱拷掠而一无所得,可见朝中之事已如何不堪?!

田君号为忠良,怎不思忠君报国,反而为虎作伥,随同鲜于辅挑起战争,使得幽州涂炭百姓遭受兵灾?”

田豫道:“非也非也,这皆是世人谣传,曹公扶保子有功,凭白受人诬陷。”

颜良大笑道:“哈哈哈!曹操扶保子有功是不假,杨太尉随帝西去长安,又一路侍奉子东返,弃无功劳苦劳乎?奸臣贼子为擅夺权柄,诬陷太尉与袁公路有亲,欲图废置,劾以大逆。

若太尉真有丝毫大逆的想法,为何不挟持子从雒阳径直南下南阳,而要身投曹操这个恶贼之手?岂非下间最大的笑话?”

田豫对于朝中的纷争本就知之不详,听颜良得有鼻子有眼,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颜良见气势上压服了田豫,继续道:“我看田君与其效忠鲜于辅、听命于曹操,不若选择忠于社稷、忠于这下的百姓吧!”

田豫眉头一皱,问道:“府君此言何解?”

颜良道:“自太平道祸乱下起,下间已有近二十载动荡不停,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幽州的百姓也历经张纯张举之乱,公孙与大司马之争,公孙与大将军之战,怎堪再受战乱之苦。

如今渔阳城下交战不休,东部鲜卑阙机却带兵入境抄寇县乡,无论是袁熙还是鲜于辅都无力制止,岂非因个饶野心而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我此来,便是为了解斗而来,阎柔、鲜于辅挑起纷争,势必要付出代价,阎柔已经伏法,鲜于辅也覆亡在即,但渔阳的百姓不应当为少数饶野心而付出代价。

你是也不是?”

“哎……”

田豫虽然心里万般不愿,但也只得承认颜良的是正理,所以只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颜良继续鼓动唇舌道:“若是田君执迷不悟,一意要助鲜于辅顽抗到底,那袁熙可不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势必会追究到底,则潞县、雍奴亦将被战火波及,我亦无缘由阻止。

而若田君迷途知返,秉持中立,袁熙亦无缘由继续追究,我亦会将乱局遏阻在渔阳城下,不至于继续扩散,将目标放在鲜卑人身上,让趁机入寇的鲜卑贼寇付出相应的代价。

事到如今,该当如何选择,以田君之明,当早有决断了吧?”

田豫考虑再三,用力地捏着缰绳,好似十分艰难地作出决定,道:“若府君能够迅速平息此事,不使事态扩大,我可让潞县、雍奴按兵不动!”

见田豫终于松口,颜良也是心里落下一块大石,道:“田君明断,不过袁熙此人心胸狭隘,事后田君怕是不能再仕事地方,还当另谋出路才是。”

田豫道:“此事之后,我自当归隐田园,杜门谢客,不豫俗物。”

颜良笑道:“田君年龄与我相仿,何出如此消沉之语,若是田君有暇,不妨到常山观一观风物,到六山学院游访一番,与下士子相交,纵论下之事,也看看常山治下百姓是如何安居乐业,过上富足的生活。”

田豫意兴阑珊地道:“在下若走投无路,自会寻府君托庇。”

颜良已经达到了目的,便不再多言,道:“大军在外,不便久留,这便与田君告别了。”

田豫拱手道:“恕不远送。”

颜良道:“希望下次再见,幽州已是太平无事。”

待颜良远去后,田豫摇了摇头,心情沉重地返回潞城。

商宇与田彭祖早就心情急切地侯在门前,田彭祖问道:“父亲,颜将军与你了些什么?”

田豫却没有回答,转头对商宇道:“博方,潞城的兵马就交给你吧!我打算回雍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