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刀割断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刀割断

推荐阅读: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本来正饶有兴致的等着徐辉祖落笔的沈宝库忽然心中狂跳。

他大爷的,忘了这个事情了啊!

看来,隐藏任务,果然没有那么容易啊……

你娘咧,这要是让老刘继续下去,他私自募兵的事情,一准要露馅!

虽然他募兵只是找了十几个有些特殊才艺的汉子,可是这种事情,实在是见不得光啊!

只是略一迟疑,沈宝库便大声喊道:“好!”

这一声好,他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就如后世的河北梆子一般,响彻云霄!

本来正在酝酿情绪的徐辉祖,被沈宝库吓了一跳,手中的毛笔不禁抖了一下。

这一抖,一大滴墨汁便从鼻尖落在了纸上,化作一个墨团。

看的沈宝库不由得有些心疼。

这他娘的红纸,买的可不便宜啊……

别是他自己不满意了,便是徐辉祖,也不禁对他怒目而视。

刚刚好不容易有的思路,被沈宝库的一声“好”给吓到了九霄云外。

“诶?沈桑,你在做啥子?”

不得不,今还真的是巧了。

明就要出发返回琉球国的察都,竟然也出现在了大街之上。

万幸,他虽然见过朱元璋,可是对于朱元璋的相貌却没有太大的印象。

若不然的话,他要是在大街上吼上一声外臣叩见陛下,恐怕那个结果就让朱元璋想要打死他了……

“哦,也没啥,就是等着写春联呢。”

“诶?我来啊!”

话一出口,沈宝库就后悔了。

可惜,为时已晚。

身为一个对于书法特别喜爱,又特别喜欢沈宝库的人才,察都没有任何犹豫,笑吟吟的对徐辉祖道:“这位兄台,可否让弟用一笔?”

“不行!”

徐辉祖没有开口,沈宝库抢先开口。

这他娘的,那个医者人心的牌子可还在中堂挂着呢。

这要是让他再写一幅,他沈宝库的脸还要不要了。

徐辉祖却压根不搭理沈宝库,只是把笔交给了察都。

察都提笔运气,刷刷刷几笔,四个大字“医者人心”,跃然于纸上。

沈宝库的心中,万马奔腾,可是表面上还是得维持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声道:“察桑,春联不是这样的。春联要将就对仗工整,要有上联,有下联。”

“什么意思?”

察都一脸懵逼。

沈宝库想了想,憋出来一句:“就像诗一样……”

“哦,那俺不会写。”

察都倒是实诚,了一句不会之后,就把笔交给了徐辉祖。

对于这个逗比一样的察都,沈宝库是服气了。

就在这时,朱元璋忽然开口:“沈宝库!”

听到朱元璋喊他,沈宝库心中一紧,赶紧走了两步,到朱元璋的跟前,声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咱给老刘写一幅春联,你让他拿回家挂着。”

“好嘞!”

当下,沈宝库也顾不得纠结老刘是不是把该的不该的都跟朱元璋了。

看朱元璋还有心情些春联,想来是没有那么生气才是。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只是跟着念完了之后,沈宝库忽然觉得自己的裤裆有一股凉意。

当然,除了他之外,徐辉祖、李景隆、朱允炆三人俱是点头称赞。

尤其是朱允炆,觉得这话的是太有道理了。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朱允炆看到了沈宝库刚刚打了个哆嗦,眼神总是有意无意的瞟向沈宝库身上某一个无法言的部位……

放下了笔,朱元璋满意的看了看,这才将老刘唤到跟前,亲自将春联卷起来,交到老刘的手上,道:“这一副,咱送给你了。记住,是送给你的。拿回去,贴在家门口!”

老刘虽然美滋滋的接过了春联,可是眼睛却不时的去看沈宝库。

显然,在他看来还是沈宝库的意见更重要一些。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快谢恩!”

听到这话,老刘这才笑呵呵的道:“多谢老丈……”

看着美滋滋的离开的老刘,沈宝库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少了这么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自己的命应该是安全多了。

可是,他显然忘了那个叫察都的琉球人还没有走。

自打看到了朱元璋些的春联,察都只觉得自己文思如泉涌一般。

当下又忍不住手痒,凑到朱元璋的跟前,道:“兄台,可否笔借俺一用?”

朱元璋一愣,便将笔交到了察都的手上。

察都接过笔,没有酝酿,提笔就写:你给五百斤风寒药,俺还八百锭宝钞……

“诶?这个字数,对不上。老沈,那个……”

不等察都完,沈宝库就抢着道:“好了好了,不要胡写了。那边有人喊你呢,你快过去吧……”

沈宝库连拉带拽的,好不容易把察都给松了出去。

也顾不得擦掉额头上的汗水,沈宝库赶紧的走到朱元璋的跟前,低着头,老老实实的道:“陛下,末将有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句话,你自己好好想想。”

只了这么一句,朱元璋便对一旁的徐辉祖道:“时候不早了,咱也该回去了。”

回到宫城之后,徐辉祖和李景隆自然是告辞离开。

至于朱元璋,则是去到了朱允炆的东宫,问起朱允炆对于三院合并一事,究竟有什么样的打算。

“启禀陛下,孙臣只有这样一个设想,具体要如何实施,恐怕还要和几位师傅商量商量。”

朱元璋也不着急,便道:“如此也好,那你就和几位师傅商量商量,尽快理一个章程出来,咱也好和众位大臣们商议。”

“孙臣明白,皇爷爷放心,孙臣一定不让皇爷爷失望!”

朱允炆的语气,异常坚定。

朱元璋其实也明白,朱允炆的心里一直有一股气。

这一股子气,就来源于沈宝库。

他对沈宝库诸多宽容,其中一部分原因未尝不是为了磨炼朱允炆。

毕竟,朱允炆是皇孙,乃是底下地位最尊崇的年轻人。

这样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不会遭受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