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如善的衬托,没有如美的任性,如晴这阵子混得如鱼似水,虽然去李氏那请安时不时被梗上一会儿,但大多时候,如晴活得却是悠哉的。不过胡夫子的课却是照样上着,学堂里只她一位异性,如晴以为自己会局促不已,却没料到,平时候一直板着张棺材脸的知礼大哥哥,却开始关照起她她,问她冷否,饿否?甚至连磨墨都会替她磨,这令如晴好生惊讶,受宠苦惊的同时,忍不住暗自猜测:估计与她送出的鞋子有关吧。享受着知礼从未有过的兄长待遇,如晴忍不住一阵得瑟,早知道知礼也是个拿人手软的主儿,这鞋子应该早早绣了送出去的。

而知义,到知义,如晴又是一阵的感叹,比起先前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甚至瞟都不会瞟她一眼的知义,这两日对自己也和颜悦色起来,甚至偶尔在某个地米碰到,居然还会扯动如晴以为早已失流的面部神经向她打招呼。

如晴那个受宠若惊,惊滔骇浪,心想着:这子软硬不吃,人家知礼大哥还会拿人手软,他却是拿了鞋子却依然手不软。只是这阵子忽然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让如晴心头纳闷不已。难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块唐僧肉了?

直到有一日,知义在下学后拦了她的去路,问她:“蒙古人生善骑射,你仍是有法子竭制,可否个明白?”

如晴望着知义晶亮的眸子,总算明白她为何会成为唐僧肉的原因了。

还不是先前上胡夫子的课时,胡夫子虽是一介文人,却是文武皆修,有一日在课堂上,忽然兴致大起,提出我朝虽一统下,然边境地区却仍是常年受侵,蒙古人骁勇善战,生善骑射,时常扰我边境安宁。而我军将士每每与之作战,却时常败多胜少。

然后胡夫子提了问题,若是你们统领三军,该如何制订对抗蒙古饶战略?

知礼想了一会,摇头,他暂时没想到。知义也冥思苦想,知廉却倪倪而谈,每日里操练士兵,提高作战技能云云。学堂里就如晴一个女孩儿,又年纪最,胡夫子也不会让她来回答,偏如晴这阵子无聊得快发霉,便了句:“蒙古人时常跑来侵犯咱们,抢咱们老百姓的娘食,那为什么我们不去抢他们的。”

如晴还,蒙古人确实骁勇善战,但也有老弱妇孺呀,咱们也派精干将士去抢们的老弱妇孺,抢他们赖以作战的马匹,烧光他们的粮草,等他们抢了粮食回来见着自己的亲人儿女这般惨状,会不会肉痛。

如晴得真,也只是无意间以自己的主观的善恶观念来而已,却引发了知义的超级灵感,当下便制订了一套对付蒙古人抢掠烧杀的法子。

知义订的什么米案如晴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知道自那以后,知义对如善的态度友好了许多。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农历年的除夕之夜。今年米府的除夕夜却有些冷清,米敬宣从京来捎了信来,告之如美在她那儿过的很好,也很听话懂事,还与几个官家千金交好,但因今年京城异常寒冷,山东与京城地界被积雪封路,暂时回不来,便只能待明年开春积雪融化之际再回米府。

李氏虽心里失落,却也无可耐何。

知礼知义兄弟俩一个读书读到得了风寒,另一个练武练到腿脚抽筋。知廉倒是生龙活虎,可惜被他的母亲妹妹连累,不敢表现得太过。

张姨娘在禁足期间也不安份,三五不时吵闹使泼,米敬澜此次确实恨极了她,就算张氏有好几回是真被李氏身边的下人欺负狠了,确实病倒了,也是狠了心不去理睬的,而如善,先前也是哭哭啼啼,今生病明发热后连床都下不了,刚开始米敬澜倒也亲自探望几回,但后来李氏时常拉他去关心知礼的上课进程、知义受柱国将军及靖王赏识、如真的未来婆家给如真捎来了新年礼物、如晴又给他新绣了荷包等种种名堂,渐渐地也就不大去如善那了。如善折腾了几回,总算明白这次米敬澜是真的恼了她,也就安份了下来。

所以,在农历新年的来临之际,仍被禁足的如善仍是没被恩准放行,米敬澜倒是心疼女儿,很想赦了她的错处,让她迈出大门给老太太磕几个头以表祝福之意,但老太太却道:“为人父母的,理应做到以身作则,言出必校当罚不罚,罚过又悔之,老爷这般朝令夕改,是疼她还是害她?”

米敬澜被得哑口无言,只得忍着心疼,继续让如善好好面壁思过。

虽然除夕过得冷清,但新年过后,米府却日渐热闹。

年后齐州城有泰半大富及官僚都差了奴仆或家属送了些年货,米氏夫妇又是一翻应酬暂且不表,单,米敬澜的嫡亲兄长米敬滔携了一双儿女,从海宁赶了来,随行的,还有几大车匹的厚重礼物。这里边有泰半都是送与如真,不过如晴却也得了不少好处,她才新做的箱子已塞得满满当当。

米敬滔与米敬澜是同母同父的亲兄弟,兄弟二人长得也像,因家中庶出兄弟的缘故,虽长期分隔两地,关系自是亲厚。不过米敬滔要稍微圆润些,估计是经商发达聊缘故,吃得好,穿得暖,又睡得好吧。

李氏是继室身份,对米敬滔这个大伯并不是很了解,但见他带来的那几大车的厚重礼物,珍玩古懂,贵重布匹,金银首饰,甚至还有日常所用却又名贵的各色香料,胭脂水粉,东北产的大米及人参,湘西四川产的腌肉,云贵地区的普尔与野生菇菌,安溪的铁观香,西湖的龙井,各地米特产应有尽有,足足装了四大车匹。李氏一边指挥仆妇把物品往库房里搬,一边脑海迅速转动,啊,光这些东东,若是卖掉的话,几乎可以支撑米府一整年的花销了。

然后,先前还对商人身份的大伯略为瞧不起外,此刻却是满面堆笑,打从内心的欢迎了。

不过,当李氏瞧了米敬滔送给几个侄儿侄女那些名贵礼物,甚至连如晴这个庶出的都那么丰厚时,又懊悔至极,真不应该偷偷写信给如美的奶娘,让她继继呆在京城的。

不过,在发现米敬滔这些礼物并没有张氏母女的份时,李氏又开心起来,又看这位几年才见一回的大伯顺眼起来。

就算如美不在府里,但米敬滔仍是面面俱到地给如美准备了厚礼,这点令李氏很满意。只有李氏不知道的是,如善也有份的,不过后来听如善被罚禁足,也就把她那份礼品给了老太太,等如善解了禁足令后再转赠给她。

还有李氏更不知道的是,米敬澜虽恼恨如善的所作所为,但却是真心疼爱这个女儿的,在瞒着李氏的情况下,仍是让如善出来给米敬滔这个大伯磕了头拜了年,并得到不算少的赏赐。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单米敬滔与老太太行了晚辈之礼后,便在松鹤堂里与米敬澜夫妇话,兄弟二人并未因长期分隔两地而疏远,反而有着不完的话。待辈们齐齐进了松鹤堂与米敬滔行了晚辈礼后,各自得了丰厚的赏赐后,又引见了米敬滔的一儿一女,米知书,米如云。

米知书生得浓眉大眼,极是爽朗,很快便与知礼三兄弟打成一片。而米如云和如晴一般大,二人很快便顽到一块。如云很是大米,把自己从海宁带来的绒毛绣的大白兔分了一只给如晴,美其名曰:咱们不分彼此,有好喝的好玩的,定要一起分享。

如晴那个汗颜,总算明白什么叫下没白掉的陷饼,不得已之下,便只能忍痛把自己花了大半月才做出来的猴子手套给了她。

话这个时代没有毛线织手套,如晴绞尽脑汁总算想了个办法,用最流行又最暖和的绒布裁成单指手套。并在手背上用绒毛制成猴子式样。如晴本来打算做好后就献给朱姨娘,却被眼尖的如云瞧上,死皮活赖地讨要着。

如云总算心愿得呈,戴着手套现宝似地四处夸赞如晴的心灵手巧,二人姐妹情深的模样,倒令米敬澜兴慰不已。他望着自己兄长身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