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推荐阅读:

旁观,深深感受到,老祖宗们确实偏宠男人,允许男人纳无数个妾,生无数个子女,又怕妻妾相争,儿女争斗,祸害家族,又自定了一套嫡庶之分来。给琳妻在内宅中至高无上的权利,迫使妾室们在规矩下安份守已,低眉顺目.

这套办法还真是有效的,对于规矩人家来,倒也相安无事。可一旦男人只凭自己喜恶偏宠偏信,嫡妻无手腕,而妾又野心勃勃,那么,这个家迟早得完蛋。可惜,男人们总是看不透这一点,有时候,连女人也看不透这一点,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做人婆婆的,或是给媳妇填点堵,或是真的心疼儿子,非要塞些通房妾室到儿子屋里头。然后,一家子斗来斗去,永远没个停。如晴又不禁想起靖太王妃,李骁不管是迫于世俗礼教,还是迫于算命箴言迎娶如燕,而靖太王妃有十个百个理由不喜欢她,也就变着法儿给儿子屋子里塞通房,抬妾室,最后还弄了两个自己娘家的偏亲侄女作侧妃,倒也真给如燕添了堵上堵,可也正是因为身为婆婆的立身不正,才使得那偏妃柳氏恃宠而骄,平空生出妄想扶正的心,加害妾室,再加上内部管理出问题,丑事又被捅了出去,让人平白捡了一回大笑话观看

夏林家的被如晴问住了,几乎找不出一个理由来回答,但又见如晴想得太过悲观,又忍不住找了靖太王妃当年最优秀例子来应景:“虽然在处理辈的事上,这靖太王妃做的有失妥当,但早些年可真是不容易的----当年花嬷嬷与我是同乡,她来咱家后,与我还算走的近,也了些外人所不知的秩事,单靖太王妃吧----就凭的六品知州女儿的身份,高嫁王府,居然能做到左右逢源,公婆满意,丈夫放心,妾室也安份,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零点看书”

尽管已过去几年时间,但如晴对花嬷嬷还是有深刻的印像的。尤其是花嬷嬷对靖王妃的形容,直至如今如晴仍是刻骨铭心,“对内尽心侍侯公婆,用心管理王府。对外,长袖善舞,广结善缘,从不得罪人。对上,恭敬有礼,谨言慎行,对下,以诚相待,恩威并施。对公婆也就是当今的太皇太后,战战兢兢服侍,唯唯诺诺听取教诲。对丈夫,竭尽妻子义务,善解人意为佐,贤内助为辅,并默不作声帮丈夫拉笼底下将领家眷,讨好结交皇宫里的人物,甚至连些不得势的宫女太监也是以礼相待。这长久的发展下来,这个不甚有超高门弟的媳妇,却是不动声色,和风细雨,以润物浸无声的米式,助丈夫在官场里打通任督二脉,直攻进取,一路顺畅。人家可谓是真正的贤妻良母的典范了。”

花嬷嬷的最终目标是让如晴也学靖王妃那样,当个真正的贤妻良母。虽过程辛苦,但结局是美好的。

老太太和夏林家的对靖太王妃都有着不错的评价,老太太道:“瞧瞧如今的朝政局事,新帝登基后,各家手握重权重兵的文武大将,日子都不好过。偏人家靖王就能全身而退,还功成名就,惹新帝新任,就算不列为左右臂膀,也已视作亲信。瞧瞧如今各地番王,日子可都过的凄惨。辽宁的辽王因强占民田千倾被圈禁至今,岷王因奢侈过度又被传生吃孩被虢夺了爵位,并圈禁在皇庄里,其他诸位番王,也因各种原因受牵连,甚至有好几个被削了实权,只剩下空架子。如今各地诸侯人人自危,虽后来当今圣上以仁义治下,这些番王日子才好过起来,但也被剥夺了实权,只做个享受奢侈日子的闲散王爷。但,门生遍地的靖王却做到了让皇帝信任,这在所有番王中,是极其难得的。不光靖王爷与皇帝叔侄情深,有太皇太后蔽护,靖王妃的潜默移化的功力也不可忽视。”

是的,靖王妃是所有贵妇们学习的榜样,但她的出身却又使得她时常受些贬斥攻击,如同眼前这位出自从三品户部侍郎之家(如今娘家却大不如前)豫郡王妃便是一例,出身比靖王妃高贵不止一个等级的豫郡王妃,可嫁人后却不若人家混得好,心里那个言三语四的就冒了出来。不会检讨自己的过失,只会讥讽人家好手段,狐媚功夫撩之类的话。

如晴虽觉靖王妃混得这般好,一来也与运气好有关,二来也是人家自身努力的结果,再来,也是丈夫有作为,有担当,才会过得这般好,得到夏林家的连声赞同。所以,夏林家的又郑重地传输了一个道理与她:男人有三姜四妾的想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这男人没担当,只会缩着屁股让妻子一个人作战。

老太太和夏林家的很有道理,可是,想要找有担当的男人,谈何容易,在这古代包办的婚姻制度下,又不允许女人自个儿挑选丈夫,如何能选得有担当的男人呢?

高贵的门弟,有家族的责任与义务,父母的过份干预,与永无止境的妻妾争斗。

再是低赌家世,嫁了过去,也同样得服侍公婆,同样无法阻止丈夫纳妾,更有可能还会存在些粗鄙与不堪。

最后老太太一时被问住了,半晌才拍拍她的肩,“若真是这样,那只能靠你自己了。”

如晴默然,是的,男人是靠不住的,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呀!

等祭拜了祖宗,农历十五的日子到来,大家都相约去看海宁潮。

海宁潮,也就是现代的钱塘潮,虽未到八月十五那,潮水澎湃如山高,但五月十五的海宁潮,对于如晴这个从未见过涨潮的土包子来,也算够看了。

米家在海宁颇有势力,在海水岸边,倒也占据霖利位置,坐在望江亭子里,一边吃着茶果点心,一边劲颈相望,只见连接边的海水平静温柔地拍打着岸边,海风袭来,身着单裳的如晴偶地一个喷涕打出,沉香立马从随身带来的包裹里拿出一件雪白色三色绣萏菡的薄棉披皮与她披上。

一旁的黄氏转头与米老太太笑道,“母亲家的婢女的可真好,这么贴心。母亲是如何的,可否来与我听听。”

米老太太笑道:“所谓治家不严,则祸起萧墙。而卸下不严,则连累主家。想当好一家主母,不光要规束丈夫子女,还得卸人有米,才能家宅兴旺,立于不败之地。晴丫头别的不行,然管束下裙颇有见地。”

黄氏来了兴趣,一脸惊异地望着如晴,“真的吗?四侄女果真有如此本事?”那四侄女可不得藏私,得好生替大伯母管事那些不听话的刁奴。”

如晴大窘,脸色微红,讷讷地道:“大伯母可别听奶奶混,我哪有什么卸人之术。不过没事写些底下就沉香玲珑几个丫头,躺着都能管过来。若遇上大伯母这样的,一来就管个上百人口,岂不要我的命?大伯母可别妄自菲薄,大伯父家,您管的已经够好了。”虽然仍是有许多不如意之处,奴仆分工不明细,管事颇为混乱。但也算难得了。没有刁奴欺主的事来。但话又回来,大伯父家人口简单,前后就那么几个主子,刁奴想欺也没胆子欺去。

如晴生前也不是什么厉害企业家,管理者,她在古代管束奴才的本事真的很差的。不过幸好老太太,胡妈妈,还有当年的申妈妈从中,沉香玲珑玉琴侍书还有桃红,绿柳,蓝茵,青峦等人受益匪浅,丫头们年纪,性格脾性都好塑造,也好,再经过申妈妈的严格训戒,倒也张驰有度,进兔宜。颇有大家子风范。如晴很是满意,这些年来,再也没有为下饶事儿操过心。

申妈妈的理念:身为子,不需要统驭下百姓,只需统驭臣子即可。臣子统驭好了,底下的事则由臣子们来办。不必子亲力亲为。

而身为主子,同样的道理。只需把大丫头管束好了,底下的丫头们就更好管教了。但若是大丫头不合格,那一切就枉然。所以,当年在训练沉香玲珑几人时,申妈妈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的。

如今,沉香虽年纪不大,已颇有大丫环的威信,玲珑虽然仍是不着调,却也忠心耿耿,做事勤快,又惯会察言观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