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推荐阅读:

郑五虎这次出海,可当真是一点都不含蓄。五艘官船装着上千官兵,大大方方浩浩荡荡地出海去了。每到一处,还大张旗鼓地与当地官方沟通,说是天津有逆犯出逃,请当地官员帮忙提供可疑人员的信息。

自从天津开港,临近的小国、岛屿热衷天朝的物产和金钱,倚重与天朝通商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郑五虎这一号召,当地官员没有不依的,当真是恨不能掘地三尺,帮这位郑将军抓住那可恶的逆犯。

这么声势浩大的搞下来,别说一个无名海岛了,就是一艘小渔船都能给你掀个底朝天。无名海岛虽是无名,目前郑五虎还不知道它到底在哪儿,可一座岛屿,又没办法长腿跑路,而且只要上面有人进出,终归是会留下痕迹的。

“将军,按照当地人所给的海图,如果我们现在开拔,三日后便能行至群岛海域。”郑五虎的副将看着一副海上行船图,对郑五虎说道。

如今郑五虎一行人在琉球停靠,官兵的到来让往日热闹非凡的琉球码头都安静了几分。郑五虎还未说话,一直雪白信鸽扑闪着翅膀落在了甲板上。

亲兵将信鸽腿上的纸条拆了下来,送到郑五虎手上,郑五虎展开一看,然后将信纸撕了个稀碎。

“下船,跟城主知会一声,我们要在他们驿馆暂留几日。另外,你去做件事。”郑五虎吩咐道,副官收起海图,凑近郑五虎身边,郑五虎俯身跟副官耳语了几句,副官领命退下。

在郑五虎副将所说的那片群岛海域,某一座孤岛之上,岛中临山的地方,建起了好几个炼铁打铁的作坊,岛上的山石都呈现一种锈红色,炼铁作坊的西边,裸露在外的山体被挖空了一个大洞,不时有赤裸着上半身的青壮男子将整筐的矿石运出洞穴。

“孙管事,您小心脚下。”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过来,若是柳钧楠在这里,当能认出来这就是他当时在琉球碰见的那个收粮人。

孙管事在靠近洞穴的地方停了下来,似是有些嫌脏,偏头问旁边一个矮壮男人:“这些灰奴还挺话吧?”

矮壮男人谄媚笑道:“孙管事放心,这些灰奴都是还未开化的野蛮人,只要给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所谓灰奴,就是奴隶。南海上有些小国等级分明,国内除了平民和贵族,还有大量奴隶。这些奴隶属于大贵族,被视作最不值钱的财产,一箱天朝的上等瓷器能换上百个青壮奴隶。

开矿需要大量人手,从中原往海岛上运不现实。这些不被当人的奴隶便是最好的劳力来源,而且不会有人关心这些奴隶的去向。

“那就好,让他们手脚麻利一些,若是耽误了主子们的事情,我让你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孙管事说道。

那矮壮男人自然连连称是,有点头哈腰地将孙管事送走。这岛上开矿的、炼铁的、打兵器的一应俱全,每一片工作区都有忙碌不停的匠人,还有几个衣着打扮与匠人们完全不同的监工,四散在周围,手里拿着鞭子,时不时呵斥几句。

更靠近岛中心一些,是孙管事还有监工们住的地方,岛上人手有限,便是孙管事住的,也就只是两间木屋,放在别的地方不算什么,可比起匠人们所住的棚屋来说,那可是好上许多。

至于开矿的那些奴隶,他们连个屋子都没有,野地里搭个棚子,遮风挡雨都够呛。

孙管事进到屋里,海岛湿热的天气让木屋宛如蒸笼一样。孙管事刚进屋,又气急败坏地走了出来,站在门口,骂骂咧咧道:“什么鬼地方,热死个人。”

“孙兄!孙管事,我正找你呢。”

迎面走来一个瘦削男人,细眼勾鼻,绪着八字胡。孙管事一见他,笑脸迎上,”哟,张兄。你怎么过来了?“

这岛上一共两个管事,一个叫孙淳,一个叫张茂,都是三皇子手底下的人。当初谭家将这座富有铁矿的海岛献给三皇子以求庇护,三皇子便派了这两人上岛,负责开矿炼铁等事宜。

“孙兄,你还笑得出来,我都快急死了。”张茂摇着头道:“上次你在琉球收的粮可快没了,最近风声紧,可岛上这么多人也等不了啊。”

“没了?这么快?”孙淳皱眉说道:“还能撑多久?”

“最多半月,再长是不可能了。”张茂回道。

“这也太短了!就不能想想办法?那些奴隶不用给太多,饿不死就成。”孙淳对这个时间不太满意。

“光靠省不行,奴隶不值什么,可他们每日挖矿出不得岔子,饿狠了容易出事。”张茂说到。

孙淳抓了抓头发,烦躁道:“不省又能怎么样!那郑蛮子带着人到处大张旗鼓地搜寻逆犯,从前为避人耳目,还能去琉球这种小地方收粮。如今被郑蛮子这么一闹,琉球这一片是去不了了!”

“琉球去不了,怕是只能去远海……”张茂建议,孙淳想都不想否决:“远海咱们不熟,贸然前去收粮,怕是更引人注目。而且咱们没那个人手去远海,若是老海那边的人能用还好,可如今老海那边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该死的郑蛮子……孙兄,你说这郑五虎,是不是查到了什么?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出海……我怎么想怎么觉得他是冲咱们来的呀!”张茂颇有些惶恐。他们干的这件事,若是事成了自然升官发财富贵一生,可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若是这个时候翻了船,那可就全家老小跟着一起没命!

孙淳心里也慌,却还强撑着安抚张茂:“咱们行事如此严谨,他们能查出什么?自从天津戒严,我们连买粮买人都是往琉球这种小国去。我看郑五虎就是见天津案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故意扯了个逆犯潜逃的幌子,出海晃一圈,无功而返也好跟朝廷有个交代。”

“说的也有道理。”张茂被孙淳说服,又叮嘱了几句需要尽快找到买粮的地方,才唉声叹气的转身走了。孙淳见张茂走远,才低声啐道:“胆子比针尖儿大不了多少的废物,也跟老子平起平坐。”

说完,孙淳心头又闪过一丝焦急和慌张,他想起了那个偷听他跟心腹谈话的琉球女人,那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撞破他们目的而逃跑的人。可他手下的人眼睁睁看着那个琉球女人跳海了,而且就算她没死,一个琉球少女,能跟天津扯上什么关系呢?

京城,靖勇公府。

俞筱走进平止院,耀银从屋里迎了出来,看着俞筱哽咽道:“侧妃,您回来了。快去看看太太吧。”

“怎么回事?娘平日里身子好得很,怎么突然就病了?”俞筱问道,耀银跟在俞筱身后,有些欲言又止。俞筱说道:“有话就说,待会儿我见了娘,不一样能知道。”

“前日勇王府的人来报丧,太太伤心之下就晕过一回。后来主子们都去老太太那儿商量勇王妃的丧事,散了之后太太也不愿回平止院,非要等着见一见逍遥王妃。”耀银说道,“等到了晚间,逍遥王妃才出来见太太,当时她们在福寿堂偏厅说话,不让人在里面伺候,我们都等在外面。过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几个福寿堂的小丫鬟就扶着咱们太太出来,当时太太的脸色就不好。”

耀银说着又开始抹眼泪,“这几日为着勇王妃的事,太太忙得脚不着地,又狠狠哭过几场。这就是铁打的人也撑不住啊。”

“慕晴泠?”俞筱一听这个名字就牙痒,“她跟我娘说什么了?”

“侧妃,这我们哪儿知道。反正太太从那夜见过逍遥王妃之后就不爽利,这几日点灯熬油地耗着,这才倒了。”耀银回道,说话间俞筱已经进了许氏的屋,一进门就闻着好大一股药味,许氏穿着中衣,头上勒着抹额,靠在床头上养神。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