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意换真心

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意换真心

推荐阅读:

醉问暮色云与月,蓬鬓哀吟度寒宵。久居椒金不得安,欣闻王师下朔关。高蹄战马踏空山,弓背霞明剑照寒。喋血深山虏塞空,王师北归冬雪郑遥见笙旗染白素,十万老幼哭英豪。

这是一首题为《椒金山土匪覆灭赞歌》的诗歌,语句并不对账,也不是太押韵,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反映出了椒金山这次剿匪行动之后,朔州、云州等周边州府百姓的心声。这首赞歌的作者叫做李跃伟,是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老农人,创作这首赞歌的时候已经是六十三岁的高龄了。

李家世代居住在椒金山一代,以务农和山货作为生存之道,几代人都饱受椒金山土纺侵扰和伤害。但是李家一族之中,就有近二十人死在土纺手中,其中就包括李跃伟的父亲和儿子,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离开这里,但是家在这里,根在这里,让他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如果李跃伟这一辈子有什么愿望的话,恐怕就是将椒金山的那些土匪都杀掉。甚至有些时候上打雷的时候,李跃伟都在心中暗自祈祷,期望老爷能开眼直接将椒金山的土匪们都劈死。李跃伟从到大也经历了几次朝廷剿纺行动,一开始李跃伟对于朝廷的行动还充满了期待,但是随着朝廷的行动不断失败,李跃伟也对此失去了信心。腊月的时候,朝廷那位刚刚登基继位的国君再一次下达了剿匪令,这一次李跃伟同其他的百姓一样,对于朝廷的这一次剿匪行动,根本不报以任何的希望,毕竟每一次剿匪行动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除了失败那就是更大的失败,在李跃伟看来,这一次恐怕也是这个样子,他甚至暗自再想,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机会看到椒金山的土匪覆灭了。

很快李跃伟就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一点错都没有,之前的剿匪行动之中,官兵无论最终结局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无论是冲锋还是交锋都还是很激烈的,但是这一次大军竟然只是将椒金山围起来,看样子是根本没有围侥意思,似乎只是想通过围困的方法来耗死山中的土匪。在李跃伟看来,这完全是做无用之功。

不过很快另外一条消息的传来,让李跃伟更加嗤之以鼻,在椒金山另一头的上庸城竟然被土匪夺占了,这样李跃伟大吃了一惊,他是万万没想到现在的莒军已经废物到了这种程度。上庸城他是去过的,城墙又高又厚,周围还有挖的挺深的护城河,在李跃伟看来这就是无法攻破的要塞啊,这种大城都能丢了,而且还是被土匪夺去的,李跃伟甚至都不好意思再骂莒军是废物了,因为这样完全是侮辱废物这两字,在他看来莒军甚至都不配废物这两个字。

很快上庸城攻城之战打响了,战争场面的惨烈和恢弘在坊间不断的添油加醋之中,越来越神奇也越来越诡异,读过几年书的李跃伟自然知道这战场上不会像他们所的那么神奇,但是应该也极为惨烈。得知椒金山土匪们都被剿匪元帅处决掉之后,李跃伟是哭着跑到了自家的祖坟上,将这样的消息报告了那些因为土匪而死的族人们,而后更是当了家中的几件家具买了几挂鞭放了起来。

其实自从上庸城大捷以及处决了土匪和叛军之后,整个椒金山周边的州府都呈现出了这样的情况,春节的节日气氛要比往年更浓厚,因为在百姓看来,悬在他们脖子上的刀这一次算是彻底的消失了,往后他们就真的可以安生的过日子了,再也不用怕土匪突然冲到村里、寨里来抢钱抢人抢物了。

但是这种热烈的气氛并没有过多久,因为很快百姓们就发现拔营拆寨北归的剿匪军气氛极为低沉,甚至许多的官兵的额头上都系着孝带,而在队伍最前方似乎是主将的那几位更是素衣白裳。

不过要这支队伍之中最惹眼的,毫无疑问就是队伍最中间马车上的那口大棺材了。

很快,百姓们也就知道了棺材之中的那个人是谁了,没错,正是剿匪军元帅韩青。那个为了以正视听不得不将自己的舅舅斩首的韩青,那个攻下城池不得不含泪牺牲百姓性命的韩青,那个为了以绝后患甘愿背上骂名而屠杀俘虏的韩青,那个如今已经被椒金山周边州府百姓当做是战神一般对待的韩青。

上庸城战事结束,战场清理完毕,而所有的俘虏也全部都被坑杀之后,剿匪军各部开起了庆功宴,让军中原本低沉的气氛有所缓和。不过韩青并没有出现在庆功宴之中,而是自己一个人躲在了帐篷里,肖光仁几次派人来请都被韩青婉拒了。

“肖大人,饶了我吧,实在是没有心情。”,面对最后亲自来请自己的肖光仁,韩青一脸苦笑的道。

肖光仁微微叹气,然后又是一脸微笑的看向韩青道,“你是主帅,庆功宴你不再,怎么能行呢?回了新安,国君是要杀要剐还是怎么样,那都是回到新安的事儿了,现在不要考虑那些。”

韩青摆了摆手,“不是因为那些事儿,最近一段时间身体确实是太疲乏了,庆功宴就请肖大人代而为之,我还是想好好休息一下。”

见韩青一再坚持,肖光仁便不再劝了,“好吧,那你好好休息,让杨玉兰在这陪你。”

“不用。”,韩青看了一眼一旁的杨玉兰,用手点零杨玉兰,然后冲着肖光仁道,“这可是上庸城之战的先锋将军,第一个攻入城中的就是他,这可是大功臣,这样的大功臣不出现可不校”

“大帅…”,杨玉兰少有的老脸一红,刚要些什么,却被韩青直接拦住了。

“没事儿,我又不是三岁的孩儿,而且火头军也给我准备好吃食了,饿不着。”,着韩青还指了指一旁桌上的饭食,两荤一素看着还算是丰盛,“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你们该吃吃该喝喝,尽兴就好。”

“行了,行了,那就这样吧,老夫代你去跟将士们好好聊一聊。”,肖光仁笑着道,随后便带着杨玉兰离开了中军大帐。

韩青脸上的笑容直到肖光仁和杨玉兰离去,才渐渐消散,不过笑容褪去之后,并不是愁容,而是从容的平静,他呆呆的望着中军大帐的帐帘,许久之后才缓缓垂下眼帘,然后伸手将桌案上的菜挪到了近前,捧着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很快,两荤一素都被解决掉了。

韩青用袖子蹭了蹭嘴,然后便将眼前的碗筷端起了起来,微微撩起中军大帐的帐帘。

“大帅。”,见元帅微微撩起了帐帘,大帐外的卫兵便赶忙伸手撩开了帐帘问道。

“把这碗筷收了,然后去参加庆功宴吧。”,韩青笑着看向卫兵道。

卫兵摇了摇头,“不行,俺是卫兵,守中军大帐的卫兵,不能擅离职守的。”

韩青哈哈一笑,“老子是元帅!是剿匪军的大帅!老子话不算数么?”

“那也不行,肖大人了,要保护大帅的安全。”,这位兵可谓是少有的执着之人啊。

“放屁,老子还用你这个新兵蛋子来保护么?”,韩青一瞪眼骂道,然后直接将手中的碗筷塞到了卫兵的怀里,“赶快去!周围还有别的巡逻的。”

“大帅…可是…”,卫兵有些犹豫的道。

“赶快去!”,韩青掐着腰喝道,“娘希匹的!老子堂堂个大帅还命令不了你个新兵蛋子了!”

“是,俺俺现在就去。”,卫兵有些结巴的道,其后便一溜烟离开了。

韩青见卫兵一溜烟的离开了,便是一笑,然后顺着卫兵的背影望过去,在他前方不算太远的地方成排的桌椅上已经挤满坐满了,让七万人同时参加庆功宴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场庆功宴只包括了王城军以及从其他地方抽调而来的部队,至于朔州本地军的庆功宴则是有朔州自行安排,不过饶是如此人数也不少,所以这场庆功宴是以流水席的行事举行,就安置在城中,这样既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参与,也能够保证安全。

韩青望着不远处人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