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魔法言情 > 殷商三十年 > 第140章 姬昌飘了

第140章 姬昌飘了

推荐阅读:

岐周。

执政官外府。

自从成为岐周的执政官以来,姜尚就忙得脚不挨地。

首先是岐周大地震,然后是虎贲营、飞鹰旅,还有商周联合军演。

一件件、一桩桩,都在考验着姜尚,考验着岐周。

这位从殷商请来的外援,终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坐稳了岐周执政官的位子。

太公望,名至实归!

今年,是殷历526年。

距离姜尚签约岐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他已经在岐周安居乐业。

他娶了姬昌的女儿、姬兰。

年前,姬兰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取名姜玉。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姬昌亲自送来一枚蓝田玉,作为姜玉的护身符。

那枚精心雕琢过的玉佩,被挂上了姜玉的脖子,熠熠生辉。

姜汲、姜壬,也一大了。

他们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

这就是幸福啊。

苦尽甘来。

遥想当年,在朝歌打拼的日子,真是……

不堪回首。

现在,孟津自贸区势头迅猛。

孟津,直追朝歌的繁华!

假以时日,孟津,有可能成为仅次于朝歌的世界第二大城市!

殷商,真是太强大了!

不过,孟津的崛起,对于岐周,是非常有利的。

孟津虽富,但并没有完全转化成殷商的财政收入。

众所周知,孟津自贸区,零关税。

所有在孟津扎根发展的产业巨头,不向殷商缴税,是一点税也不交。

至少,在今,帝辛没有向孟津自贸区的产业巨头们征税。

未来,能不能坚持下去,不好。

反正,姜尚是持换衣态度。

这就意味着,孟津迅速积累起来的大量财富,是充实了殷商之民。

殷商人,尤其是孟津人,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家底越来越厚实。

这也算是殷商的战争潜力。

即使现在这些财富蕴藏民间,也可以在战争期间动员起来。

总体来讲,殷商在孟津打的这张牌,绝对赚了。

哪能不赚嘛?

就连岐周和众多入股的诸侯们都分到了一杯羹,身为最大股东的殷商岂会赔本?

眼气是没有用的。

吸金才是硬道理。

孟津自贸区成立以来,姬昌和姜尚就如何在自贸区圈钱进行了高频次、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他们试图发掘所有可能的圈钱手段,快速积累岐周财富!

除此以外,姬昌还发布政令,在岐周国立大学,专门开设关于孟津自贸区的研究课程,并成立多了研究组,全力攻关孟津自贸区的商业模式,助力邦国发展。

不仅仅是岐周,很多参与到孟津自贸区的诸侯也尝到了甜头。他们眼见岐周开课研究,自己也开课研究。

甚至连课程名称、研究主题,都照搬岐周。

更有甚者,直接重金挖掘岐周国立大学的专家,进行实地教学。

姬昌并没有对这些抄袭行为发脾气。

恰恰相反,他还指示姜尚做好支援友好邦国的研究工作,切实做好技术支持和帮扶。

所以,姜尚就设计了一整套技术援助方案,清晰划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谈判定价。

一系列行动下来,岐周竟通过技术输出、人才帮扶,获取了大量收入!

果然,孟津自贸区,是一个大宝藏!

赚钱,不局限在自贸区之内,还可以在自贸区之外。

姜尚看着姬兰呵护女儿姜玉,幸福地笑了。

姜汲,14岁了。

是到了成家时候了。

姜壬,7岁了。

不再是只想着吃肉的傻瓜了。

儿子们,越来越出息了。

姜尚,没有把这两个儿子留在身边。

他把这兄弟二人全部派到了孟津自贸区,给姬考、姬发当助手。

男人,需要历练。

只有亲眼见证世界的面目,才能明辨是非。

况且,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要从娃娃抓起。

孟津,距离岐周很近。

虽然暂时比不上朝歌的繁华,但成长速度惊人!

让姜汲和姜壬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化、快速成长的地方接受历练,是有好处的。

与姬昌的观念不同,姜尚不打算让姜汲和姜壬去朝歌大学、或者岐周国立大学深造。

他对姜汲和姜壬的未来,有着清晰的定位——武将。

他姜家,没有根基。

虽然背靠西伯侯姬昌,但姬昌之后呢?

姬考,才华横溢,智勇兼备。

更重要的是,倘若姬考上位,一定会有比姬昌更大的动作!

这个年轻人,似乎越来越有帝辛的影子。

如果岐周能在一位君主的带领下打败殷商,那么,不会是姬昌,而会是姬考。

姜尚非常确定这一点。

姬考,太优秀了!

其智谋,远远在姬昌之上!

在朝歌大学,竞争力那么激烈的地方,姬考都能脱颖而出!

而且是包揽每一次期末考试的全校第一!

恐怖如斯!

似乎,殷商奖学金,就是为姬考量身定做。

恐怕帝辛也没有想到,他设立的殷商奖学金,会让一个岐周人独占鳌头。

而这个人,还注定要成为殷商的对手!

之道,不可揣测。

姜尚,对殷商,有着很复杂的情福

他是殷商人,曾经是。

现在,他已是岐周人!

从内而外,都是!

即使还有人把他看作老外,也不能否认,越来越多的岐周人把他视为自己人。

这是很好的势头。

这都是他拼来的!

在殷商,在朝歌,他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他连让儿子们吃上饱饭都不能够。

他在朝歌卖牛肉,却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吃上肉。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前妻离开他,也算是明智之举。

他不是一个好丈夫。

或许有人,他现在发达了。是前妻无情。

不。

如果不是他偶然来到岐周,就很可能继续在殷商穷困潦倒。

这非常偶然。

如果没有这个偶然,他最后的下场,恐怕也是饿死在朝歌街头。

前妻离开他,是对他绝望了。

人生,太短暂了。

他用半辈子的时间,在殷商打拼,甚至还专门跑到子脚下……

可,那又怎么样呢?

他的命运,不在殷商啊!

朝歌,吞噬了他的青春。

但却没有给他公平的回报。

太不公平了!

虽然身在岐周,但每一次仰望星空,他眼前浮现的,都是朝歌。

即使他无数次服自己,他不再是殷商人,却也抹不掉他的殷商血脉。

那是他逝去的青春啊!

朝歌,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