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魔法言情 > 殷商三十年 > 第140章 姬昌飘了

真是一个让他爱、让他恨的地方。

为什么?

偌大的朝歌、偌大的殷商,竟没有他姜尚的一席之地?

他恐怕是一个假的殷商人。

既然不能在殷商证明自己,那就在岐周!

事实证明,他也没有那么差!

他为姬昌训练新锐士兵。

虎贲营、飞鹰旅,在商周联合军演中打出了气势!

而先前的岐周大地震,他吃苦耐劳的形象,也已深入人心。

他能吃苦!

他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人。

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只有凭本事取得他想要的一牵

殷商,负了他。

岐周,成就了他。

他的名字,必将让下人震颤!

命途多舛,促使他想得更深、更远。

他希望把姜汲、姜壬打造成武将。

即使最后成不了武将,也要懂军事、能带兵。

因为,他们姜家,需要依靠武力崛起!

给别人打工,终究靠不住。

唯有建立自己的家族邦国,才能走上巅峰!

待姬考上位之后,岐周必将进入新的阶段,有可能挑战殷商的霸主地位。

到时候,武将,就会成为稀缺资源。

至于文臣。

姬考本身就才华横溢,属于顶级文臣。

况且,文臣这东西,很虚。

随便从岐周国立大学拽出几个人,就能充数。

虽然顶级文臣同样难得,但对于未来的岐周,带兵之人将是一个前途广阔的职业。

武将,不是一蹴而就的。

姜汲和姜壬去孟津自贸区工作,一方面可以拓展视野、磨练性格,另一方面,可以接受浓重的军事熏陶。

孟津,正在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城剩

但首先,孟津是一座军事要塞!

这是孟津的本质。

倘若岐周要挑战殷商,孟津防线,就是第一道坎。

那么,不难想到,熟悉孟津,同时又具备带兵能力的人,必定吃香!

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姬考搞好关系。

姜汲与姜壬现在就跟在姬考身边,就会先入为主地增进与姬考的友谊。

到时候,姬考继承了岐周的家业,必定要扶植亲信。

姬发,不用了,打就是姬考的忠诚手下,如今彻底成为姬考的贴身保镖。

姬考的弟弟们,也有许多和姬考非常要好。

但除此以外,就是外姓人。

比如,朝歌大学的同学,或者孟津自贸区的部下、朋友。

姜尚这一步棋,看得很远。

与其让姜汲、姜壬把时间浪费在岐周国立大学,还不如让他们及早接近姬考,为以后的前途铺路。

很多人进入岐周国立大学,就是要镀金,或者扩展人脉。

因为,岐周的高官贵族,几乎都要在岐周国立大学接受教育。

这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

可想而知,所谓的大学,已经渐渐变味了。

姜尚不知道,朝歌大学是怎样的?

是不是还保持这治学的纯粹?

反正在他看来,岐周国立大学,没啥一定要上的理由?

机械化的课程设置、呆板的教学风格、敷衍的期末考试、一般般的能力提升。

何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种地方呢?

要想拓展人脉,就要使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岐周最顶级的人脉是谁?

是姬昌!

还有未来的岐周之主!

也就是姬考。

姬昌这个人脉,已经有了。

还差一个姬考。

把姜汲和姜壬送进岐周国立大学,毫无用处。

因为姬考不在那儿。

姬考在朝歌大学。

而朝歌,太远了。

况且,姜尚一家就是从朝歌出来的。

那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

现在,姬考的重心是孟津,并且,就要很快从朝歌大学毕业。

去孟津,才能更加容易与姬考交上朋友。

在孟津自贸区工作,也能更好地获取姬考的信任,最终成为姬考的亲信。

姜尚相信。

时间,是有价值的。

姜汲和姜壬在姬考身边活跃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引起姬考的重视。

倘若在用人之际,姬考最容易想到的,除了他的弟弟们,就是长期与他共事的姜汲、姜壬。

这是获取姬考这个人脉的最佳途径。

至于学业。

姜尚非常开明。

他决定亲自教育姜汲和姜壬。

他相信自己的水平。

他能够胜任姜汲和姜壬的老师。

他没有太多时间教育两个儿子。

姜汲和姜壬也没有太多时间聆听教诲,他们还要忙着在孟津工作。

不过好在,教育的成果并非仅仅取决于教育的时间长短。

只要时机到了,自然就能开悟。

姜尚的全部本事,都是自学的。

他相信,他的儿子,也具备和他一样的学习能力!

他对自己有自信,对自己的儿子们也有自信。

谁也不能阻挡他们姜家崛起!

岐周待他不薄。

姬昌,待他不薄。

他很感恩。

飞熊入梦、太公望……

还有许许多多的包装手段,都是姬昌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如果真到了那一,岐周与殷商开战,他会站在岐周一边。

他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殷商、回到朝歌。

到时候,他就真的算是圆满了。

虽然内心深处,始终抹不去殷商的印记,但姜尚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岐周人。

他找到归宿了吗?

不。

他没樱

他永远也找不到归宿。

他选择为岐周效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恢复他姜家的荣光!

这是姬昌答应他的。

他信!

他也一定能实现!

他的执政官办公楼,被称为“外府”。

所谓外府,就是姬昌之外的权力中心。

在岐周,姬昌的办公地点,被称为“侯府”。

因为姬昌是西伯侯。

自从姜尚来了之后,姬昌就为姜尚独立开辟了一座府邸。

而岐周的诸多政令,也基本由姜尚的府邸发出。

一时间,似乎是姜尚架空姬昌,夺了权。

但随着时间推移,岐周人也就渐渐习惯了这位姓姜的执政官。

姜尚的府邸得到了岐周人发自内心的承认。

鉴于姜尚不是西伯侯,喊侯府不妥,但那的确是府。

于是,不知不觉,外府,就诞生了。

这标志着,姜尚真正成为了岐周的执政官。

而这,正是姬昌所愿意见到的。

他费了那么多功夫,就是要把姜尚的形象立起来。

他姬昌,已经是64岁的人了,到底是比不上姜尚年轻。

姜尚,来到岐周已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