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个厨子的往事 > 第583章 开个小会

第583章 开个小会

推荐阅读:

一共打了七天吊瓶。

打吊瓶这几天上午上班,下午打吊瓶,打完了回去休息。

马姐给买了一床新被子和床单,把以前的被子当褥子用了。这几天都是她照顾我,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像个家样。每天下午去打吊瓶,她会把饭做好,等我回去的时候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晚上她不总来,来了也是收拾收拾屋,收拾完在床上躺一会儿,跟我说要是能睡一觉就好了,真不愿意回去。我会说那就在这睡吧,你睡床我睡沙发。她说不行呀,要是在这睡了别人会讲究死,你以后还咋管别人。

她想的很周到。

跟我说:“我这样过来都怕别人说啥,闲言碎语杀死人,怕影响你。”

我说:“别人不能说啥,你是我姐,大伙儿都知道。”

“那也不行,你有家有业的,影响不好。你这几天有病,我过来照顾照顾你还说得过去,要是平常日子不行,我得少来。”她说。

“你想多了。”

“不是想多了,是不得不想。”她说:“都这大岁数的人了,啥不想?”

说完看着我笑。

“我不来你也不能领别的女的回来,听着没?”她说。

“不能,再说我也不敢。”我说。

“你现在是总监,挺多人看着你呢,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伙都盯着,可别管不住自己。”

“不会的,放心吧。”

“我说你你得往心里去,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这些人都是你叫来的,你要是不干走了这些人都得走。”

她这句话提醒了我,可不是咋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找了不少人了,算一算得有二十多个,我要是不在这干了,这二十多人都得跟着不干,我下岗了行,他们下岗咋整?还得挨个的给找工作。

压力有点大。

“虽然没见着过你媳妇,我觉着你媳妇是个挺好的人,人家在家上个班,还得带孩子,不轻快。有啥想法的时候想想你媳妇,再不就想想你儿子。”她说。

我没吱声,眼前出现了林燕和儿子。

“跟你说你得往心里去,听着没?”

我点头答应。

“你挺优秀的,是个好老爷们儿,挺多女的喜欢你,姐也喜欢你。”她脸上泛起红晕,继续说:“但是得管住自己,人一旦把名声丢了,那就啥都没了,到时候说话都没人爱听。”

“是这回事。”我说。

她笑了,“呵呵,其实我这也是自私,不想看着你和别的女的好,心里不得劲儿,好像自己喜欢的别人抢跑了似的。其实我就是你姐,你就是我弟弟,天天看着你就高兴,看不着就惦记。”

我认真专注的看着她,她白皙的面孔带着羞涩的红晕。

“我知道你对我好,照顾我,我就是说不出来,其实------”我说。

“其实什么?”她笑着问。

“其实——”我想说喜欢她,但话到嘴边改了口,“其实你该给我找个姐夫。”

她的眼神黯淡了一下,转而说:“傻样,不跟你说了吗,等歇结婚了我再想这事,现在还不想。”

我有点乱,习惯性的掏烟。

“别抽了,啥毛病不知道,少抽点。”她不高兴地说。

收回掏烟的手。

她很自然的抱抱我,然后回去了。

很感谢马姐,总是在我要飘的时候提醒我,叫我别犯错误。

这天在办公室,我、严丽、王总我们仨,研究月底举行新菜研发的事。

我说:“我准备在新店明档上砂锅档,这回新菜研发以砂锅菜为主,两位领导看咋样?”

王总说:“上砂锅挺好,咱家缺砂锅菜。”

严丽说:“这个我同意,但是得整的立正点。”

“老谭啥时候没立正过。”王总笑道。

我笑笑,不置可否,说道:“这是咱们过完年第一次做新菜研发,我提个建议。叫师傅们研发新菜是好事,咱们也得给点儿动力,哪个师傅研发的新菜合格了,我说的是咱们认可了,可以当成销售菜品在四家店同时销售。咱们定个标准,以一千份为基础,当月销售没超过一千份,下个月这道菜取消,如果超过一千份,咱们按每道菜五毛钱给厨师提成,连续提成三个月,怎么样?”

“一千份可是五百块钱。”严丽说。

“前台服务员酒水还有提成呢,给厨师菜品提点成也行。”我说。

“你说呢?”严丽问王总。

王总说:“我认为行,这样能调动厨师积极性。”

严丽说:“行是行,但咱家这些厨师呢,咋评?还找评委来呀?”

我说:“不用,我是这样计划的。”

“咱家一共五十二个厨师,在一起比拼做菜没那些时间,也耽误事。这回这样的,一个店一个店进行,不找评委,就咱们三个说的算。别人不知道啥菜适合咱家,咱仨保证知道。有时候大型比拼做的菜是挺好,但是不适合咱家也没用。”

“研发的新菜必须适合咱家经营,这才行。比如说,今天咱们仨考核新店,新店师傅每人做一道新菜,咱仨品尝,品尝完之后选出两道适合咱家上的菜来,就两道,多一道都不选。这两道菜谁做的谁负责把制作流程和标准做出来,同时把其他三个店的师傅教会,然后四家店同时上这两道菜。”

“其他店也是这样,一家选出两道,四家八道菜,也就是说每隔三个月咱家就推出八道新菜,并且是四家店统一推出,就和咱们推出的熏酱菜、大花卷一样,要不不推,一推就是四家店统一行动,形成轰动效应。”我说。

“你的意思是每家店选出两道?”严丽问。

“对,一家两道。”我说。

“那要是别的店师傅做的好,比如说新店第三名做的比粗粮第一名还好呢?咋整?”她问。

我说:“那也不行。严总,这个情况我考虑了,也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咱们得考虑各个店厨师的实力,同时还要照顾到积极性这个问题,如果这个店一道菜没选上,对师傅是个打击。其实我看了,咱们家这些师傅炒菜水平都行,不差哪去,只不过个人特点、专长不一样而已。这个师傅做青菜拿手,那个师傅做肉菜拿手,有的汤口菜厉害,有的小溜小炒厉害,他们要是放在一起比可能会有偏差,要是单个店比能发现不少优秀的,这也是咱们需要的。”

“另外还有一点,一个店选出两道菜,这样每个店都照顾到了,没偏没向,都说不出啥来。”我说。

严丽听完说:“这样也行,对菜你专业,你说的算。”

我说:“你是老总,我得听你的。”

“什么时候这么谦虚了。”她说,有着开玩笑的意思。

“以前咱家往出推新菜,都是各个店推自己的,师傅研究一个菜,觉得挺好,然后就开始摆档试卖,卖好了保留,卖不好几天就不摆了,换别的。这回咱们统一一下,想出新菜行,咱们鼓励师傅创新,但必须经过咱们考核之后才能上,不能乱上,防止在别的地方学个新菜觉着挺好,也不管适不适合咱家拿回来就上,那样把咱们好不容易定的位给搞乱了,坚决不行。”

“上什么菜?上和咱家经营特色相符的菜,别的菜,比如粤菜、造型菜、不接地气的菜,就是做得再好也不能上,那不是咱家的菜。还有一点,客人动不动就说你家就这几道菜,都吃遍了,能不能上点新菜?这回咱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新菜有呀,八道呢,全是新菜,随便品尝。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