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侠唐 > 第二十一章 《东庐孩童的学前教育》

第二十一章 《东庐孩童的学前教育》

推荐阅读:

第二十一章《东庐孩童的学前教育》

云裳草堂,也是因为云想霓裳。

也是从云瑾和霓裳,各取了一字。

玄公吃着霓裳刚做好的点心,也围了过来,在一旁指着说:“好小子,你这字,倒写得不错。”

“过奖过奖!”

苏画挽着手臂,骄傲的看着玄公,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名字,光是弄这匾额,就花了他一下午的时间。

“我怎么看着这块板子,这么熟悉呢?”

“木板不都一个样子?你还能看出门路。”

苏画有些不自在的怂了怂肩膀,也懒得跟玄公闲聊。抓紧时间把这个四个大字染上水墨,挂到门外才是正事。要不然他好不容易调制的墨水就干了,那样一下雨,颜色就被冲淡了。

看着苏画忙活的画面,玄公自觉无趣。

“女娃,我说你家相公不想着考取功名,整天在家弄些木匠的活路,你也不说说他?”玄公指着远处趴在地上染色的苏画,又往嘴里塞了一块点心,操着一颗老父亲的心问道。

“相公不喜欢朝堂的争斗,而且我看他很喜欢做这些事情。而且做得还比那些老师傅更为巧妙,人家学了十年的手艺,却不如他瞎鼓捣出来的好看。”

霓裳手里拿着针线,正在忙着给苏画缝制一件新的衣裳。

这女红她从小就学的,不像做饭,她学了好几天就没学会,反倒跟着李嫂学做点心的时候学得倒是挺快的。

苏画告诉她,有兴趣的东西学起来才会快,不喜欢的硬要去学,只会适得其反。

又想起苏画给她造的那张粉色的怪床,这也苏画按照前世的上下铺改装的,利用的榫卯结构,也可以简单的拆除。床顶有小阁,可以陈列衣服,又可以遮挡灰尘。

床尾又融合了梳妆台,存放胭脂的抽屉。霓裳喜欢的紧,睡起来也很舒服,粉色的颜色更加显得可爱。

相比之下苏画的床就显得很普通,他就造了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说什么男子汉不需要那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其实是他懒得才去造一张了。为了造霓裳的那张床,他就花了三天的时间。

“年纪轻轻的就能看破朝堂,这小子还真是难得。”

霓裳只是轻笑了一声没有接话,每当她问起苏画以后怎么办的时候,他总会眉头紧锁,貌似心里无比的烦恼。远不如待在院子,对着那些木头板子来得快乐。

看着门上那苍劲有力的匾额,苏画满意的点点头。

正欣赏之际,忽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孩子的啼哭声。

听声音是从村口方向传来的,听着哭声主人应该就是王妈的那个儿子。

此时霓裳也听见了声音,从院子内走了出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苏画淡淡说了一句:“走,我们去看看。”

便拿着霓裳的手往村口赶去,此时的村口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街坊。

东庐村不大,全村加起来都没超过五十人。

所以一旦发出什么动静,引来街坊邻居的注意也是常事。而王妈的儿子王小猛,更是在村里出了名的捣蛋鬼。前几天苏画在整理篱笆墙的时候,还被这小子拿泥巴砸过。

“我说王彩娟,你也不管好你儿子。看把我们小良打得,这青一块紫一块的,要不是我发现的及时,还不得被你的好儿子打死!”

说话的是薛家嫂子,王彩娟便是王妈的大名。平日李都是王姐王姐的喊,今日却直呼大名了,可见薛家嫂子气得不轻。

看着她儿子薛良,倒真的鼻青脸肿的。

薛良身子骨瘦弱,怎么可能是王小猛那个小胖子的对手。

“薛家嫂子您别生气,这孝子打架也是平常事嘛。我拿些鸡蛋给小良,补补身子就好了。今早上刚下的蛋,可鲜了。”

王妈是个和善的中年妇女,人很好,说起话来也是轻声细语的。

那天苏画翻修,她也去帮过忙,隔天还送了苏画一筐新鲜的青菜。

“臭小子!不好好在家待着,跑去跟别人打架,你看看把小良打得!就仗着自己年长几岁,本事大了是吧!”

王妈越说越来气,直接抄起了门口的笤帚向儿子打去。

看着王妈动真格的,薛家嫂子的气也消了。平时孝子打打闹闹也是常事,邻居们斗斗嘴也是不足为奇。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第二天见面照样打招呼,也不存在什么隔夜仇。

“让你不争气!让你跟人打架!”

王妈边打边流泪,再看王小猛的腿上,是一抽一个印子。可是小子却一声不吭,眼泪都没流一滴。似乎这点小伤对他来说,远远不如刚才受到的欺负。

霓裳还想上去劝王妈,苏画却一把拉住了她。

“人家教训自己的儿子,你去掺和什么。”

“那也不能下手那么重啊,你看看那王小猛的腿上,都流血了!”

“哪有母亲不爱自己儿子的,她现在打王小猛,是为了以后给王小猛长记性。娘子啊,你就乖乖看着吧,别操心了。”

又传来王妈的声音,也许是打累了,声音有些喘息:“说,你为什么跟人打架!”

可王小猛却一言不发,紧紧的盯着薛良。

“说啊!哑巴了!平时那么能说,现在装什么!”

“薛良说我没爸爸!是个野种!我才揍他的!每次一出事,你就知道骂我,打我,连问都不问一句,我是你亲生的儿子吗?”

说道这里王小猛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

薛家嫂子一听脸色一变,连忙拿起地上的笤帚就要打向薛良。

这个兔崽子,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了他爹那张满嘴跑火车的本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通通学了个遍。

“薛家嫂子,别打....”

王妈一把扯过薛嫂子手中的笤帚,拦在了薛良的身前。

“王姐,你让开啊!我要打死这个不成器的兔崽子!”

很多年前北方混乱,朝廷要从每一个村子挑选几名年轻力壮的男子上战场。当时轮到东庐村,挑选的人就是薛良他爹。可当时薛嫂子刚刚临盆,薛老三实在舍不得儿子,

而当时的王小猛已经一岁多了,为了让薛良以后有个完美的家庭。王小猛他爹毅然选择了代替薛老三上了战场,抛下了这对孤儿寡母,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所以这件事,在村子里也很少有人提起。

扑通一声!

薛老三跪在了王妈的面前,哭声说道:“嫂子我对不起你,是我对不起小猛。昨晚多喝了几杯,想起了大哥...不料被这兔崽子听了过去,今天你就是打死薛良,我薛老三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薛家夫妻双双跪下,王妈的眼泪是止不住的流。

“老三,薛家嫂子,快快起来。这些年我何尝不把良子当儿子看待,反而小猛没个哥哥的样子,整日就知道胡来。”

薛老三瞪了一眼薛良,吼了一声:“兔崽子,还不过来跪下!”

薛良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老老实实的跪在了地上。

“对不起王妈,对不起小猛哥。”

“都过去了孩子,过去了...”王妈拉起了薛良,慈爱的摸了摸脸上发青的地方:“还疼不疼?”

“不疼了,小猛哥是跟我闹着玩的。”薛良龇牙咧嘴的说着,显然是在说谎。

“也怪我们忙着农活,更没钱送孩子去私塾。小猛都七岁了,整天在村子里闲逛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