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侠唐 > 第二十一章 《东庐孩童的学前教育》

第二十一章 《东庐孩童的学前教育》

推荐阅读:

。”

听着两家唠叨的话,苏画动了心思,迈步就要往里走。

霓裳也一把拉住他,有些不服气地说道:“相公,人家的家事,你去掺和个什么劲儿?”

哦豁,现学现卖。

“人家的家事都处理好了,我要进去调解了。”

苏画走了进去,对着三人拱了拱手:“王妈,薛叔叔,薛婶婶。”

“原来是苏相公来了,真是让你看笑话了。”

王妈擦去了眼泪,换上了一副笑容。

熟练得让人敬佩,坚韧,要强,真的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好母亲,怪不得王妈在村里的人缘是最好的。

“我方才听见,好像村子里的孩子,都没有去读私塾?”

街坊们对与这个刚搬来苏画这个新邻居还是有所耳闻的,长得文质彬彬的,谈吐不凡,一看就是斯文的书生。对于读书人,村里的人还是比较尊敬的。

围观的街坊叹了一口气。“哎,城里的私塾一个月就要一两银子,我们哪有闲钱去供啊。”

“可不是嘛,李家嫂子以前也供她闺女去读过私塾。可是读了还不到一个月,闺女就嚷嚷着回来了。那些城里的孩子,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便处处排挤!”

街坊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着牢骚,不禁让苏画陷入了沉思。

这大唐的教育事业确实很落后,他在《唐国志》中看到了。

一般穷人家的孩子连上私塾的资格都没有,哪怕是有钱去供,面对那些身世显赫的富家子弟,只会打击到孩子的心灵。

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家庭因素不同,这就导致了看待问题的方向也不同。

“若是街坊们信得过我,把孩子交给我吧,我曾教过几年私塾。”

苏画自告奋勇的说着,如果想要改变,首先就是抓住教育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强,王小猛他们现在的年龄还小,正是吸收知识的好时光。

街坊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我也不收学费,大家尽可放心。”

苏画看出了大家的疑虑,随即解释道。

“书籍呢?纸张这些都是要钱的啊。不收学费,私塾怎么开得下去!”一妇人惊呼道。

“书籍我会去想办法,没有毛笔,我们就用树枝代替毛笔,纸张就用沙子来代替。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的教育啊!他们总不能将来跟我们一样,一事无成吧?你看那王侯将相,祖上谁不是种田的粮农,可是他们的后代为什么能当官经商,这不就是知识的力量吗?”

苏画苦口婆心的劝说着,看着众人窃窃私语。不由得心里一紧,他就怕那些顽固不化的家长,说读书无用之类的话来搪塞你。

“不必讨论了,就以苏相公所言。”

“小叔公!”

“让一让,小叔公来了!”

人群中让开一条小道,一道瘦弱的身子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他是东庐村最年迈的人,也是村里最有话语权的人。人人都喊他二叔公,年龄比玄公都还要老上几分。

“小叔公!”

苏画也老老实实的鞠躬行礼,这个老人他之前也见过,为人非常和蔼。说起来话总有股仙风道骨的感觉,果然年龄越大看得东西就越透彻。

“苏相公,以后这群小兔崽子就交给你了。”小叔公拍了拍苏画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

“薛老三你去把祠堂收拾一下,那地方以后就给苏相公当学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