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星明帝国 > 第382章 演变,层层迭代

第382章 演变,层层迭代

推荐阅读:

参数的稳定与否……每一项需要的不仅仅是复原,还需要让它们能够符合当前的需求。

这些任务仍未结束,这些项目仍在进行。无数正在使用与已经停止使用的编号的调用记录默默记载着这一切。

而技术与理念……啊,它们很熟悉,又很陌生。

最古老的那部分……似乎正在被逐渐复原。而复原之后得到的资料也曾经多次被纳入对比与讨论的焦点之中。

对于晶能,对于奥术,对于世界,对于秩序,对于概念和法则,对于无尽虚空……不同时期的理解完全不同,即使是那些理论与知识最初的编写者,面对这些在过去由自己所写下的理论和知识时……也不会感到多么的熟悉吧。

最早的时候,对于世界之外的部分的理解……那些知识的来源已经无从查询,即使是虚空巡天雷达阵列也无法复原出那些已经残损的细枝末节。它们或许来自于Σ的馈赠,也可能来自于虚空中的某些其他文明有意或者无意的举动。它们既重要又不重要,而它们可能永远也难以得到确切的结果,但是它们本身……却还有足够的价值。

第一稳定态,第二稳定态,第零稳定态,孕育着多元宇宙但其自身却又无法被确切认为存在的无尽汪洋……这是最初的推测图景。

但是这样的模型并没有存在太长的时间,它很快就被推翻,或者说被更改完善到了足以推翻自我的程度。

稳定态之间并非完全割裂,在稳定态之间,有着无以数计的亚稳定态阶层。它们形成了寻常与普通向超凡领域过渡的阶梯。而在超凡与虚空之间,或许也存在着无数这样的“亚层”。帝国过去使用的九阶分法,以及Σ文明的“九天”的存在都能说明这一点。由于帝国基础力量的衰弱,帝国可能触及的边界无法达到曾经已经发现的最高层次。无数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积攒着力量,期待着未来的爆发能够突破已有的极限。只是……那些极限是否真正的、切实的存在?

Σ的“第一天”和“第九天”是开放的,它们似乎并没有限制过自己所能涵盖的范围。并且,有些细节值得注意——“第一天”所能释放出的扰动现在看来极其强大,但是那第一层“天空”所蕴含的存在属性却异常低下,甚至那一层天空在帝国的认知中已经可以被认为是无限的接近于不存在。既不存在,又怎么可能与现实发生强度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的互动?巨大的信息量是造成强大扰动的必要条件之一,甚至虚资讯也同样不会例外。那么,如果“第一天”蕴含的信息量不全在存在属性里,那又会在哪里?还是说……存在属性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可以被扭曲篡改,甚至是可以……按照需求来进行额外的设置?

而对于那些超凡力量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已有的案例,加上长期以来观测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在无数次修订与改变执行理论的同时,一些古老的、偶然的现象也开始被重新审视。

帝国刚刚成立不久,天区这一概念便已经出现。而那时……管理天区的最高统治者是帝国的第二级权限个体,而那时能够持有第二级权限的个体……要么是从古老的家园中直接撤出的高层管理者,要么,便是“晋升者”之中最优秀的个体,或者是这一“晋升力量”的创造者。

相比于普通人而言,“晋升者”拥有相对特殊的超凡力量,例如艾思凯特,他对于晶能的控制与利用方式与那时寻常的帝国生命不一样,而检测表明,他所持有的晶能的“频率”也与寻常的利用型晶能不同。而作为这一类频率特别的晶能的发现者与最早的使用者、对此频率晶能理解最深的人,艾思凯特便成为了天区的管理者。早期的帝国内,有数个天区如此。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样的特殊超凡力量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样被利用的?它们与寻常的基础超凡力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当它们与其他事物互动时,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历次的考察回顾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表明:最早的时候,帝国生命的“祖辈”们还并没有清晰的意识到这些超凡力量与寻常的物理力量究竟差在何处。这使得他们仍然在尝试以物理手段操控晶能,以基于物理层面衍生出的思想和理念使用晶能。尽管有数学率核心这样的、可以被认为是跨越了时代限制的超级造物出现,但是在本质上,那时的文明还没有在这方面步入新的领域。也正是因此,那时的晋升者量产只能依赖“培养”,而无法进行直接的制造。随之衍生的问题,还有对于特种频率的开发只能依赖“突变”而无法通过技术合成……

当然,这并非全部都是否认,“突变”的产生所牵扯的因素也并不简单。实际上,突变未尝不是一类良好的、发现新频率的途径,而根据涌现仪式的验证也可以确定,在此层面出现的突变很难通过直接的穷举来实现。突变出现时,这一孤例本身或许并不会带着毁天灭地的威能或者玄奥复杂的光影现身,但是实现这些目标可能涉及到的因素,直到今天帝国也没能全部探明。

而随着认识的加深,帝国理论的前沿开始越发认识到“信息大一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存在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所有领域之间的“藩篱”。所有的藩篱全部撤去之后,一切的一切实际上只是大一统的不同展现。换言之,在大一统的加持下,一切都可以实现,一切本质上同源。

在现实中使用数学方法来影响和改变事物,利用数学性质来完成以前不可能的任务……它们曾经难以想象,但是现在,它们却正在逐渐普及。虽不完美,但是它们也在不断的证明着自己。

超凡力量的特种频率难以通过技术手段硬性制造的原因之一,便是晶能可能的变量可能是无限多的。而晶能之中的特种频率,便可以认为是无限多的变量形成了一条相对稳定的“曲线”。如果想要人为的改变这其中的所有变量,那么实际上需要做出的改变就是无限多——这需要无限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使通过概念可以影响一些计算导致的无限大,这一问题利用寻常方式也仍然无法解决。

但是利用数学手段可以——在现实满足部分理想假定的前提下,利用某一特定的构造函数抽取或者补充某些特定的变量,利用对角法则赋予无限与无限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被赋入的“数值”理论上便可以覆盖晶能的“理论全线”。并且,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构造并不是通过有限向上堆叠形成的无限,而是构造出来的,这意味着此类构造自身拥有足够的“严格程度”。

然而,现实总是难以完美。对于“理想假设”们,现实总是难以满足。就像改变晶能的无数变量一样,晶能虽有无数变量,但是这其中的每一个变量也并非完全等价,也并非永远规律。

限制发展的因素……除去智慧生命理念和思想自身的限制外,现在又多了来自现实的那一部分……或者说,是大家都一直知道,但却很容易被忽略的那一部分?

还有,理念和思想啊……

翻覆于无形中的碎片们悄然跳跃着,开始向新的方向聚集。

以帝国的建立前后为分界点,在这之前的绝大部分理念记录已经丢失了。而在这之后的部分则有部分保留了下来,但保留下来的有关部分并不详细,而根据它们解析出的结果似乎表明,在远征纪年之前,除去部分阶段性的思潮之外,以维多维尔为首的星明皇帝们的思维活动实际上占据了帝国那时的一切思想与一切行动主旨。而诞生于大量生命的、真正来自于众生的思想潮流在福兴纪年时曾经有过萌芽与短暂的发展,但是它们很快被掐灭。它们的真正大规模发展……已经是远征纪元时期的事情,而直到最近,它们仍然没有停止。

资源,技术,生命,文明……

共3页/第2页